汀州府有900多年历史。
汀州府,别称汀州,即今福建省长汀县。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始置汀州;明曰汀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清因之,属福建省,领县八(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县)。2018年长汀县总人口55.14万人,常住人口40.2万人。
汀州府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禹贡》为扬州之域,周属七闽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武帝平闽越,为会稽郡东部都尉东部候官(俗称冶县)地。后汉末,为会稽郡南部都尉地。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晋置新罗县,治今长汀县北东坊口,改属晋安郡。刘宋废。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治晋新罗废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临汀郡;乾元初,复曰汀州;大历间,移治白石乡,即今长汀县(见《汀州与新罗、杂罗、长汀三县考》。)。五代属王闽;寻属南唐(见《汀州“后改南州”考》)。
宋属福建路。元改汀州路,属福建道宣慰司,后属福建行省。明曰汀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清因之,属福建省,领县八。
汀州府行政区划:
长汀: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白石,即今长汀县;大历间,移汀州治此。五代、宋因之。元为汀州路治。自古皆为汀州府治所在地。
宁化: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黄连峒置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因有居民罗令纪之请,升为县,以地产黄连而名,治今宁化县东五里,属建州;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割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今名。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迁竹篠窝,即今治。
清流:本长汀、宁化二县地,一说置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一说置于元祐初,以宁化清流驿(即今清流县)为县治,属汀州;绍定中废。元复置,属汀州路。
归化:本清流镇巡司,地处将乐、沙县、宁化三县之交,成化六年(1470年),以其地旷远,民难治,乃析四县地置县,治今明溪县,属汀州府。清因之。
连城:本长汀县地,宋元符间置莲城堡;绍兴三年(1133年),升为莲城县,治所同今连城县,属汀州。元至正六年(1346年),因讨平“草贼”罗天麟,改莲为连,取去草之义,属汀州路。
汀州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长汀县简称“汀”,隶属福建省。是中央苏区汀州市所在地,红旗跃过汀江。它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麓,南邻广东,西邻江西。自古以来就是闽粤赣三省的边疆,素有“福建省西大门”之称。李婷古称汀州,汉代设郡。自唐开元二十四年汀州建州以来,成为福建五大州、七府、八州之一。自唐代以来的1000多年间,长汀一直是州、县、道、府所在地,是“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科教文化中心。
长汀,又名汀州府,是第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官营城市,被誉为“世界客家之都”。长汀还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烹饪协会颁布的第一个中国客家美食之乡。享有“福建美食名城”、“红军之乡”、“红色小上海”等称号。
汀州府就是在现在的福建省长汀县,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置汀州。唐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唐乾元初年又恢复为汀州。
直到明朝才设汀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下辖,后属福建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