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止结构是什么?

汉字的止结构是什么?,第1张

止是单一结构,偏旁部首还是止。

止,读音为zhǐ,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止”的基本含义为停住不动,如止步、截止;引申含义为拦阻,使停住,如止痛、禁止。

在日常使用中,“止”也常做副词,表示仅,只,如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相关组词

1、停止 [ tíng zhǐ ]

不再进行:~演习。

2、阻止 [ zǔ zhǐ ]

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别~他,让他去吧。

3、岂止 [ qǐ zhǐ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为难的事还多着呢,~这一件?

4、止境 [ zhǐ jìng ]

尽头:学无~。

5、制止 [ zhì zhǐ ]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侵略。

 止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止(拼音:zh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人足,本义是足,引申指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

足在人体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后作“阯(址)”。通过脚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为至、临义,由至、临引申为停止、静止义,进一步引申为停留、逗留义。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义。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义。由本义亦可引申指人的举止、容止。

“止”的本义是“脚”,脚是用来走路的重要器官。走路自然要达到某一目的地,所以“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止”字也是重要的意符,古文字中的“止”构件往往预示着动作、行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据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义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许慎认为,因“止”的字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说文解字注笺》:“许以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38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