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脱溶?

什么是脱溶?,第1张

脱溶的分类 按造成脱溶的分解条件,可把脱溶分为平衡脱溶和时效脱溶;按脱溶的地区分布和脱溶过程,可把脱溶分为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

平衡脱溶指缓慢冷却过程中合金按相图发生转变,从固溶体中不断析出第二相。 β─→β+α(或β+γ),或α─→α+γ,这种转变也称为单相脱溶,指母相中析出富溶质原子的新相(沉淀相),母相保持原来的晶型,但其中溶质原子浓度则是饱和状态。

时效脱溶简称时效,或称脱溶分解。固溶体自高温急冷到固态溶解度曲线以下,由于冷却速度快,沉淀产物来不及析出,形成了过饱和固溶体,然后在较低的温度下这种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随着时间变化发生脱溶分解。随时效温度和固溶体合金成分的不同,时效脱溶过程中会析出各种弥散分布的亚稳定沉淀相,这种亚稳定沉淀相与母相共格或局部共格,使合金强化。时效脱溶是一种金属强化的方法,所以也称时效强化或沉淀硬化。

连续脱溶或称连续沉淀,是指单相脱溶过程在母相中各处同时进行,这通常是在过饱和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发生,或者在沉淀相与母相错配度比较大的合金中出现。脱溶分解时母相成分连续地由过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变,母相的晶粒外形和取向均不改变的一种脱溶分解。

不连续脱溶又称饱和脱溶,指过饱和固溶体α'分解时,先在母相晶界形核,析出稳定的沉淀相γ,同时在沉淀相两侧形成接近平衡浓度的α相,以层片的形式向晶界一侧生长形成胞状产物,此时过饱和α'同饱和的α之间有明显相界。这被认为是由于沉淀物在晶界形核后,以层片状相间分布向一个非共格关系的晶粒内快速生长的结果。所以已分解的部分与未分解的基体有明确分界,界面上溶质浓度也呈突然变化。不连续脱溶通常在高度过饱和的固溶体中出现,而过饱和程度低的固溶体则倾向于连续脱溶。但在同一合金中,有可能同时产生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如Al-18Ag合金;但二者的沉淀相不同,连续脱溶的沉淀相是亚稳过渡相γ',而不连续脱溶的沉淀相是稳定的γ相。

原理不同。

1、脱溶是指在过饱和固溶体中,呈溶质原子发生偏聚,并沉淀析出新相的现象。

2、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1、预脱溶层也称托盘层,通常1-4层,主要作用是为湿粕预热适当脱除溶剂、降低粕中的水分;

2、脱溶层也称自蒸层,3-4层,主要作用是烤粕和从粕中除去溶剂;粕通过底夹层的间接蒸汽和穿过粕的混合气体进行加热。

3、直接蒸汽层,也称烤粕层、高料层。通入直接蒸汽,对粕中溶剂进行汽提,去除脲酶。

4、烘烤层,也称节能层/闪蒸层,烘烤层位于直接汽层下一层,有抽真空装置。主要是回收利用直接汽汽提粕的余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24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