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匀叫做桥城?

岗顶2023-02-19  39

都匀到处是桥,有“高原桥城”的美誉。市区,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桥梁近100座,横跨在涵抱全城的剑江河上。

古朴的百子古桥、全国大中型桥梁中斜度最大的剑江斜桥、玉砌雕栏的银狮桥、凌空飞架的彩虹桥、清雅隽秀的月亮桥……一座座风格独具的桥梁,融古典情调与现代风格、宏宏大观与纤纤绢秀于一体,都匀因之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扩展资料

都匀的桥文化:

“我家住在都匀大桥头,火车打转转,汽车打圈圈……”一首民谣,勾勒出都匀这座“山水桥城”满含记忆的画面。初冬时分,沿着剑江河漫步,两岸万家灯火,河水荡漾,为都匀平添了几许魅力。

1、都匀人的一天,从桥开始。

清晨的百子桥最为热闹。桥边有公园,市民到此遛鸟,百鸟争鸣。“这里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是外出的都匀人最牵绊的地方。”市民翁庆群说,百子桥横跨剑江,沟通南北,造型古朴,是都匀城的众桥之冠。

2、都匀人乐桥,不仅是休闲娱乐,还有情感的寄托。

肖正吉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用了几十年时间,拍照记录西山大桥从无到有到美的转变。“这些照片由大桥未建、在建、建成后多个阶段组成,今年8月份还在西山大桥的走廊上展示,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肖正吉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匀

人民网-贵州都匀:山水桥城新味道

“桥城”的称呼好多地方都自诩过 但是自己追溯起来 广东的韶关

众所周知,韶关是广东省跨江桥梁较多的城市之一,素有“桥城”的美誉。目前韶关的跨江桥梁多达十座,这些桥的相继落成,不仅改善了韶关城市的交通,而且为韶关经济的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千百年来,韶关的桥经历了从原始的浮桥和竹木桥到现代钢筋水泥桥的演变:宋代以前,人们全凭渡船往来于三江之间。宋末唐初,第一座浮桥在武江江面建成,韶关人民从此与桥的不解之缘也从此开始。1933年,市区第一座铁路大桥和第一座现代钢筋水泥桥在浈江河面上先后完工通车,拉开了新型桥梁建造的序幕。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勤劳的韶关人民在“桥城”的桥梁建设史上更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如今,在桥上来来往往,已成为韶关人祖祖辈辈都习以为常的生活内容:上下班要过桥,出门逛街要过桥,从韶关去外地要过桥,从外地回韶关还是要过桥……

今日的韶关已是一座旅游名城,其独特的地貌和悠久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人的目光和脚步。这十座桥,也已成为韶关城市风景的一大特色。

建造工期最长的桥 —— 旧东河铁路桥

如今在的新铁路桥的南边还残留着旧东河铁路桥墩

旧东河铁路桥横跨浈江,东连东河木材厂,西接帽子峰山脚。1913年动工兴建,次年因建设资金短缺,架桥工程一度中断。1920年续建后又因技术设备简陋及屡遭洪患等原因几度中断,直到1933年1月才全部竣工通车。整个过程历时20年。其工期之长,众桥中无出其右者。

1983年后衡广铁路复线动工,在旧铁路桥以北50米处兴建了铁路复线大桥,新桥修成后旧桥被废除,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资格最老的桥 —— 曲江大桥

曲江大桥如今还发挥着交通枢纽作用

曲江大桥因韶关市地域原属曲江县治而得名,是韶关第一座纵贯南北交通运输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大桥。大桥横跨浈江,东接火车站,西连解放路。按美、德两国当时规范混合设计,是一座高12米,宽6.92米,长397.86米,荷载为13吨,11孔的钢筋混凝土悬臂吊桥。

曲江大桥筹建于1929年, 1933年11月动工兴建,1935年8月才竣工通车。修成以后由李汉魂将军主持召开通车开幕礼,本市80多岁的老绅士蔡溥泉行剪彩礼。建成73年来历经战火洗礼,见证了韶关沧桑世变的历史。

1945年1月27日韶关沦陷,国民党守军在撤退时,将该桥西边的7、8、9、10四个桥墩炸毁,使到五孔桥面塌落江中,大桥中断交通。1946年大桥重新修复,基本恢复原样。

1949年4月,南下解放大军雄师百万过长江,蒋家王朝立时土崩瓦解。10月6日,解放军攻下南雄即挥师韶关。连夜行军130多里,于7日凌晨到达韶关城外。镇守韶关的国民党官兵惊恐万分,弃城而逃。为阻止人民解放军的追击,国民党部队用汽油倒在曲江桥面上,一时大火熊熊,火光冲天。这时,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一三四团首长急令二排长勒可明迅速带领土兵占领大桥并进行灭火。二排战土不顾危险不怕牺牲,终于抢占了大桥两端,群众自发前往抢险灭火,从而保证了大部队顺利进入韶关城。当解放军战士高举一面面五星红旗在曲江桥面飘扬而过的时候,全城人沸腾欢呼。不久,国民酒家升起了全城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韶关从此回到了人民手中。

此后,曲江大桥还几经易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桥改名为“反帝大桥”,1981年又改名为“南门大桥”(民国时解放路又叫风烈路,俗称南门),最后,政府顺应民意改回原称,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韶关火车站的扩大及人流车流的增加,原曲江桥面已显得太窄、载荷太小,在八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扩面加固工程。今天的曲江大桥依然发挥着交通枢纽的作用,不愧为现役大桥中资格最老的大桥。每当夜幕降临,两排桥灯和五彩的装饰灯通明透亮,闪烁生辉,宛若两条火龙飞渡浈江,气度不凡,成为古老山城的一道景观。

造型最美的桥 —— 五里亭大桥

桥身和灯饰相得益彰,炫目中不失典雅。

五里亭大桥全长525米,宽32米,东接帽子峰,西连惠民路,是国道323线韶关市区过境路段的关键工程,耗资1.2亿元。大桥桥身由两条艳红色的熊猫型巨型钢管拱合龙而成,这两条弧形钢管跨度长达120米,像绚丽的彩虹横跨武江两岸,韶关人也都亲切地称其为“彩虹桥”。五里亭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市区北片武江两岸区域的生活环境,舒缓了市区道路交通拥挤的压力。

五里亭大桥的五项技术创下了全国之最:

1.最大直径、最大单装承载能力的大直径变截面桩技术:桥的钻孔桩直径为3.5米、单桩承载能力为5000吨;

2.最大跨度拱梁组合体系,桥的主体部分是由120米的拱和190米的梁组合而成;

3.最大跨度190米连续箱梁节段拼装预制顶推施工技术:它的顶推跨度190米是全国最大的;

4.最大跨度120米熊猫型集束钢管拱提升竖转施工技术,这一跨度是全国最大的;

5.最大宽跨比移动模架施工连续箱梁技术:其模架宽度为30米、跨度为20米,这一宽跨比是全国最大的。

静静的夜晚里,五里亭大桥就像是临江梳妆西子,美丽的身影和动人的倒影浑然天成。因为天生丽质,五里亭大桥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它的身影常常出现韶关的城市名片中。

造价最贵的桥 —— 百旺大桥

一桥横跨东西,天堑变通途

绰号“北江飞虹”的百旺大桥横跨北江干流,桥体宏伟,在造型上与五里亭大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百旺大桥东接国道106线,西接芙蓉山隧道、西联大道至国道323线。全长786米,桥宽28米,桥面拥有双向四车道,来来往往车辆可以畅通无阻。百旺大桥2004年10月建成通车,她是众桥中的集大成者,在多项技术指标中都名列前茅。1.45亿元的造价更是让其成为韶城不折不扣的桥梁“新贵”。

百旺大桥的建成通车,使韶关市区南郊与西联连成一片,整个西联大道全线贯通,使通往西联片区的交通更为快捷,为加快西联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对拉大韶关市区城市框架,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提高韶关市投资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应该是云南丽江 据说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它们均建于明清时期,具建筑独特风格,使丽江古城成为一座桥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824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