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毒”又称“鸩酒毒”,是指用鸩的羽毛置与酒中,酿造而成的毒,毒性剧烈,无药可医。
相传,鸩是一种大型的鸟类,它有绿色的羽毛,脖子非常长,嘴是赤色的,主要是有毒的蝮蛇为食物。而且它还吃一种有毒的坚果,并且在这种坚果上建巢进行繁殖,因为它的羽毛太毒了,导致巢中的羽毛落在地上,都会寸草不生,就连石头上落上鸩的粪便都要干裂。
扩展资料
历史上被“鸠毒”赐死的故事:
1、吕后用鸩酒祸乱后宫。
宫廷内部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中,常常用使用鸩酒,也就是放了鸩毒的酒。象汉代的吕后,在刘邦死后就多次用鸩酒谋害丈夫其他妻子所生的儿子,如赵王如意,就是被赐予鸩酒毒死的。以鸩毒谋害人,虽然在汉代盛行,但并非是汉代的首创,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
2、骊姬谋害申生。
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谋害太子申生,就在酒里下了鸩毒,在肉里放了堇菜(一种有毒的草),让申生食用。申生正要喝酒时,正巧献公来了,说应该先祭奠祖先,就把酒浇洒在地上,不料,地面立即鼓起了一个大包。骊姬的阴谋败露,申生虽然逃过此劫,但也因为惊吓过度,不久上吊自杀了。
3、南唐烈祖李升赐死周本。
五代时,南唐烈祖李升对老臣周本不放心,就赐了周本一杯鸩酒,周本非常警觉,就向侍者又要了一只酒杯,把酒一分为二,自己半杯,给烈祖半杯,烈祖面色骤变,表情尴尬,一时就僵在那里了,众大臣也都没了主意。
此时有个烈祖宠爱的优伶叫申渐高的,进了大殿,说是来为皇上跳舞助兴的,见状就想打个圆场,说:“这杯酒就赏给我先饮吧。”边说边把两个半杯倒在一起,一饮而尽,随即急急退出。烈祖急忙暗中派亲信带了解药去救申渐高,申渐高已经脑浆迸裂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鸩酒毒
鸩毒的读音是这样的:zhen du,声调分别是第四声和第二声。
鸩毒的基本释义是:毒酒,毒害,谋害的手段大多都是鸩毒。在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鸩”这种毒药。“饮鸩止渴”这个有名的成语便是源自于此。鸩毒常用于赐死情况,不过笔者认为,鸩毒算是中国古代酷刑之中比较人道的方式之一了,它没有那么残忍、血腥,不会含有让犯人生不如死的目的,往往可以尽快让犯人一命呜呼。
鸩毒这个词语中,鸩是一种有毒的鸟,相传以鸩的羽毛或鸩的粪便放入酒内,就会有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