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定义是什么

孤寡老人的定义是什么,第1张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边缘性群体,他们由于自身的脆弱性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整,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被社会各界所遗忘的境地。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摒除落后观念。许多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偏差。鼓励子女多和留在家中的孩子、老人通信、联系。

国家对孤寡老人的政策:

1、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而独居、丧偶的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女儿照顾生活起居。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如果孤寡老人还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在农村可以作为五保户供养,在城市就作为三无人员。

所谓“孤寡”在古代的定义是一人

我想你以前也看过电视剧,里面的皇帝说的“寡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这是对皇权的定义。

到了现代的意思就是孤孤单单的,没有人照顾的人。

独居一处、丧偶的一位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附近女儿照顾生活起居。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13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