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报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第1张

报告的主要特点包括:

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向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扩展资料

报告主体部分有以下四种基本构筑形式:

1、分述式。这种结构多用来描述对事物作多角度、多侧面分析的结果,是多向思维在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反映业务范围宽、概括面广。

2、层进式。这种结构主要用来表现对事物的逐层深化的认识,是收敛性思维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概括业务面虽然不广,开掘却很深。

3、三段式。主体部分由三个段落组成:现状;原因;对策。如此三段,是三个层次,故称三段结构。

4、综合式。主体部分将上述各种结构形式融为一体,加以综合运用,即为综合式。例如,用“分述结构”来写“三段结构”中的“现状”;用“三段结构”来写“层进结构”中的一个层次;用“总分结构”来写“分述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内容,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告

报告的特点是:

1、陈述性

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是为了让上级了解情况。所以报告大都采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一般不要求上级批示答复,因而具有明显的陈述性。

2、沟通性

对下级来说,报告是“下情上达”的主要手段,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理解、支持、指导,减少和避免工作上的失误。

对上级来说,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情况,得到合理建议,可以作为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重要依据。

3、单向性

报告向上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即具有单向性。所以应避免使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之类的结尾语言。

4、综合性。报告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种公文。报告反映的情况常常是多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篇幅一般也较长。

5、事后性。报告一般制发于工作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之后不要求批复,因此报告与请示不能混同使用,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07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