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是南非著名作家伯拉罕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46年。
一天深夜,有个名叫休马的黑人小伙子从北方乡下来到约翰内斯堡,想在金矿上找个工作。他身无分文,衣衫褴褛,脚上的鞋子破到要用细绳和铁丝缚住。正当他想在陌生的城市街道里找个安身之处时,遇到了卖私酒的女人丽亚。丽亚慷慨地留他在自己店里住下。
初到城市的休马,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莫名其妙。他看到丽亚那里成天都有喝得醉醺醺的人撒酒疯。到了礼拜六,街头上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寻欢作乐,酗酒打架。休马第一次上街,不懂得象别的黑人那样,见到警察就躲开,因此挨了一个白人警察的打;他气愤之下,还击了那个警察,遭到追捕,幸亏一个有色人种的人帮他逃出了险境。
按照种族歧视的法律,白人可以卖酒,而黑人卖酒是犯法的。丽亚是个能干、泼辣的女人,周围的人都尊敬她。警察常常来搜查私酒,每次都要抓走一些人。但丽亚总能事先得到消息,藏好一切。
丽亚托她的朋友、矿工约翰尼斯介绍休马到矿上,在一个外号叫“红头发”的白人帕迪的班里当领班。休马到矿上的第2天就下井工作。他身强力壮,不辞辛苦,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成为出色的领班,得到了工人们的尊敬。
休马爱上了丽亚的外甥女伊利莎——一个漂亮的女教师。但伊利莎对他忽冷忽热,喜怒无常。其实,伊利莎的心是好的,只因为她受过教育,渴望能够象白人一样,过上文明、舒适的生活,休马当然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因此她虽然爱休马,却又不甘心永远和他一起生活。
休马在丽亚那里还认识了梅茜。梅茜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活泼、爱笑、乐于助人。她在一个白人家里当女仆。梅茜喜欢休马,尽管她知道休马爱伊利莎而不爱她,却仍然对他很好。每次在伊利莎伤了休马的心时,她都能想法安慰他,领他去舞会,去郊游,使他快活,休马很感激她。
几个月后,休马熟悉了城市生活。他已经知道黑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也知道了那些成天喝醉的人是想把自己的痛苦埋在酒里。他看到了白人生活和黑人生活之间的悬殊,明白了伊利莎渴望的是什么。他恨这一切,因此,尽管他的白人领班帕迪对他和其他工人都很好,他却不愿和帕迪做朋友。
伊利莎和休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不辞而别,离开他到遥远的地方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了。这给休马很大打击。就在这时,警察设下圈套,捉住了正在藏酒的丽亚,判她9个月监禁。休马非常痛苦,因为他一向尊敬丽亚,而且他知道,假如丽亚是白人,那就不会遭到任何惩罚。帕达向他表示同情,而他在气愤之中,对帕迪说白人绝不会理解黑人的痛苦。帕迪却说:“无论黑人白人,首先都是人。大家都应该站在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休马当时并不同意,后来却把帕迪的话考虑了很久。他向往有一天“不分白人和黑人,只有人民……每个人都有粮食,每个人都有工作……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友爱。”
休马和帕迪发现矿井漏水,报告矿上的工程师,工程师置之不理。后来,发生了倒塌事故。约翰尼斯和他的白人领班克利斯为了救班里的其他工人,被压在下面。休马和帕迪冒险把他们救上来,但他们都已死了。这时,经理和工程师不顾工人死活,打算只换几根柱子,仍逼工人们下井干活。休马坚决要求首先修好矿井,否则不下去。他愤怒地喊道;“尽管我们的皮肤是黑的,我们是人,我们不是来送命的牲畜,我们是人!”所有的矿工都支持他。帕迪也和他们站在一起。矿主召来警察镇压,在混战中,帕迪被捕了,休马冲出了包围圈。
休马找到梅茜,告诉她发生的一切,并且说他决心去和帕迪一起坐牢。因为他已经完全明白:无论黑人白人,都是人。他有许多话要说,他要在法庭上把一切都讲出来。最后他告诉梅茜,现在他才明白自己爱她,希望梅茜能等他。梅茜理解他,支持他的行动,并表示无论多久,她都要等他。
最后,梅茜陪他一起走上通向警察局的大路。
《矿工》是保加利亚作家马尔丁诺夫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950年。其故事梗概如下:秋天,正是收割庄稼的季节。对于那些没有正式成为矿工的农民来说,必须用几天时间收割庄稼。可是国庆节竞赛正在高潮,五一竞赛时得到的流动奖旗仍在那挂着。曼诺尔听说老矿工斯托依契科楷请假收割庄稼,就回家和老婆商量,结果,他妻子不赞成推迟几天收割庄稼。
最近两星期,像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一样,采煤量急剧地下降,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矿工都是季节工人。他们有两种心理:一方面在矿井里做工,同时又惦记自己的乡村,再加上旧的风俗习惯,很难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基干矿工。
面对这种情况,党委书记和矿长研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准备修建矿工宿舍,并动员农民矿工跟乡村断绝联系,把家搬进城里,以培养他们热爱矿井的感情。
新的劳动日开始了。曼诺尔在竞赛纪录板上看见在他这个号称“夏伯阳小组”的一栏里,写着两个大字:“旷工”。
他的心好像很重地挨了一刺,头上直冒汗,脸上像发烧似的。他和伙伴们急忙向井架走去,拼命地干起活来。现在无论如何要设法赶超,这是洗刷旷工的耻辱和恢复失去的先进矿工称号的唯一方法。交班后,曼诺尔赶忙跑去看本组的纪录板,上面写着“107%”,他感到一阵快慰。可这离最先进的小组还落后很远,此后,他每天带领全组拼命地干,产量不断上升。最后,只差3%就赶上最先进的小组了,可是这时组里有两个人没有来上班,其中一个是老矿工斯托依契科。曼诺尔十分气恼。他把小组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党委书记,最后说,他经过长期的犹豫之后,决定搬到城里来住。书记赞许地点点头,要他把一切考虑周到后再作决定,他坚定地表示决不后悔,而且还要说服伙伴们也这样做。
在全体农民矿工大会上,曼诺尔发了言,并表态要搬进城里,在他的带动下,所有的矿工纷纷效仿,结果,他们成了煤矿的真正主人,热情饱满地展开了劳动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