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什么梗

抖音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什么梗,第1张

人们不会把真心话写在日记里的。 来源于由姜文编剧和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原对话如下: “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老蒋?” “更靠不住。” “一个写日记的人。”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是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你写日记吗?”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下贱。” “下贱。” ​这段对话是在讽刺蒋介石,想表达他的日记不是真心话,而是一种辩解工具。后来一些人使用这句话表达真心话确实都不会写在日记上或者调侃自己正相反,全是真心话,不是个正经人。转自小鸡词典@致命饮水机

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答的,这和HOT跟super junior哪个红是一样的。

从客观来说,90后00后混韩圈几乎很少不是从EXO开始的,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喜欢过EXO,我曾经也是一名路人粉。而BTS作为大势爱豆也空前绝后,05后10后混韩圈基本就是BTS启蒙。(这里没有说哪家粉丝年纪小的意思,只是启蒙启蒙启蒙启蒙,不要拿饭圈和年纪衡量,也有个别案例不是这样我只是说大部分,别杠,杠就是你对)

EXO是实实在在的进军过中国,而所属公司SM也是南韩三大公司之一,无论是当年的行星饭还是近年的爱丽国内的基数都是很多的,作为top团,EXO在海外的人气也很高,因为我不是爱丽所以我没有很了解这方面,评论的爱丽宝贝可以理性补充一下。

BTS所属公司为BIG HIT,这家公司多年前就是一个小型公司,无法大面积推广所属男团,当年也有限韩令,故在国内很容易使人感到BTS没有EXO红的现象。但是在欧美地区BTS的才华被全面挖掘,和黄老板,猴西,麻辣鸡,烟鬼,潮爷等等欧美歌手关系好基本都众所周知。

故两家粉丝地区不同不得比较。

EXO是BTS的前辈,作为前辈,EXO红极一时,在那几年基本国内很少追星的人不知道EXO。

BTS是EXO的后辈,作为后辈,BTS势头正猛,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防弹少年团,在这几年防弹少年团拿奖很多。

故巅峰时期不同不得比较。

茶蛋胖蛋之间关系十分的好,比如啵啵虎和哼哼狮两大神仙颜值,他们并没有什么摩擦,反而相处的十分愉快,(果然帅哥都是和帅哥一起玩的)作为阿米我很喜爱茶蛋的一些歌曲,love shot的舞蹈很吸睛,当然我也很爱自家宝贝,专辑投票一样不敢落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你是因为吴世勋朴灿烈而加入爱丽,亦或许你是因为闵玧其田柾国而加入阿米,在我看来我们都一样,都是爱着自己心头上宝贝的一群人,但愿这种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再也不被问出来,粉丝良性竞争,做各自的理智粉,不要让自家哥哥丢脸让有心人得逞。

姜文电影 《邪不压正》 ​里面有句经典台词,专门来讽刺写日记的人不是正经人。

姜文

“日本人靠不住”

“那我靠谁啊?”

“老蒋?”

“一个写日记的人。”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我也不写。”

“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下贱。”

电影讽刺写日记的人不是正经人,当然了电影只是一种艺术罢了,并不是一种分别人是不是正经人的标准。

这里有几个疑问,写不写日记跟正经人有关系吗?

先来看看写日记的有哪些人吧,若说起写日记的人那到多了,而且写日记的名人更多,有达官显贵,有大师鸿儒,有各界名流。

比如有 胡适、曾国藩、常凯申、雷锋、郑孝胥、曾纪泽、翁同龢、唐景崧、宋教仁、鲁迅、竺可桢、顾颉刚、季羡林、周作人、阎锡山 等人,写日记的名人不胜枚举,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这些写日记人都是名人,或建功立业于沙场,或研究学问于典籍,或声名远扬于四海。这些人中正经人有之,不正经人亦有之。

曾国藩

就拿刚才列举的那些人来说吧,郑孝胥和周作人投降日本人当了汉奸,自然算不得正经人。曾国藩、翁同龢、唐景崧、曾纪泽皆是清朝大员,这些人中除了翁同龢之外,都有功于社稷。曾国藩更是厉害,后世的很厉害的两个人都佩服他,这三人也算得上正经人。

而翁同龢则未必,为报一己之私仇,发起了停购船械的事,六年间不曾给北洋水师拨过一两银子。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

此人阳奉阴违,维新变法中举荐康有为,结果康有为被皇帝器重,抢了翁同龢的风头。翁同龢心中不快,又百般诋毁康有为,失了大家风范,算不得正经人。

至于宋教仁是革命先驱,为了实现内阁制度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若不是正经人,则天下谁人敢说自己是正经人。至于常凯申运输大队长,不便多言。阎锡山,一军阀耳,为人圆融,鬼精鬼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算不得正经人。

鲁迅

鲁迅、竺可桢、顾颉刚、季羡林 等人,都是学界泰斗,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蜚声海外。他们都是正经人。

雷锋叔叔更不用说了,他已经是十四亿人学习之榜样,自然是正经人。

可以说写日记的有正经人,也有不正经人。正经人也写日记。写不写日记跟是不是正经人没有关系。

晚清四大日记:《越缦堂日记》、《缘督庐日记》、《湘绮楼日记》、《翁同龢日记》

民国四大日记:《竺可桢日记》《顾颉刚日记》、金毓黻《静晤室日记》《吴宓日记》

日记里的是不是心里话​?

日记也分两种,一种是给人别看的,往往这种日记并不真实,有美化自我,贬低他人的意图。这种日记一开始就做了向公众公开宣传的打算,而不是记录自己的内心,记录自己经历的事。例如 阎锡山的《感想日记》 ,满篇都是“论语”式的格言,一望而知是教人如何成圣成贤的,没有多大价值。

日记

一种是主要为写给自己看的。这种日记,最开始没有对外公布宣传的打算,往往记录了很多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经历过的真实的事。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者说一些自己平日里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所以这种日记中有很多都是比较真实的。比如曾国藩的日记、常凯申的日记都是如此。

但是不论日记是给别人看的,还是给自己看的,我们都不知道日记中的是不是他们的心里话。他们心里的话我们是不知道的,所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也许有的人的日记记录的就是自己的心里话,也有的人的日记记录的只不过是美化的自己的事。当然了心里话也有可能写出来,写出来那也是心里话。只不过斯人已逝,是不是他们的心里话我们无从追溯。

但是有一点就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欲还是如实记录下来,不管是半个圣人曾国藩还是委员长常凯申还是国学泰斗季羡林都不能避免。这点上可以说他们的日记真实性还是非常可以的,也说明了他们也是常人,有常人所应有的生理需求。而从日记的内容来看,这些写日记的人都不是正经人。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常凯申于日记中写:“晚往森福家待花,竟不如愿,又讨一场懊恼,介石介石,汝何不能戒色也。”

季羡林于日记中写道:只要拿来当课本读,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这因为什么呢?我不明了。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十七日 前两天下了点雨,天气好极了。 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秽亵,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季羡林日记

每个人的日记都有其特点,也反应了每个人的特点和那个时代的风气。

最有意思的是胡适的打牌日记,胡适喜欢打麻将,但是他本来计划要学习莎士比亚。可是呢,没过几天,胡适就开始打牌消磨时间,忘却了学习莎士比亚。心里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呢还是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中。

就这点来说,国学大师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有相似之处,我们这些普通人平日里也想学习或者做某件事,可是结果呢还是去玩,还是干其他事情去了。

胡适日记: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最有文采的还是雷锋叔叔的日记,他的日记文采还是不错的,今天的人写不出这样文采斐然的日记。说明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色彩和氛围很浓重。而今天没有这种文学氛围了,也没有这样纯真无邪的心灵。

雷锋叔叔

雷锋日记: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当然了,写日记是件好事,可以锻炼文笔,也可以将自己平日里想说而不敢说,想说而不能说的,不能对任何人说的话,自己的喜怒哀乐,对别人的看法和评价都可以写进日记中。

但是要记住,这种日记是不能公开发布的,一旦发布了有可能就会让你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是你的隐私,也不要给别人看。别有用心的人看了,以此为借口对你群而攻之,那就得不偿失了。

您好。

这得益于前阵子非常火爆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电视剧里面的小男主就是通过日记来逃脱嫌疑的,所以当时就有了这么一个梗。

随后网络又找出来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里面的片段坐实了这个梗。

由姜文编剧和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原对话如下:“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老蒋?”“更靠不住。”“一个写日记的人。”“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啊。”“你写日记吗。”“我不写。”“你写日记吗?”“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下贱。”“下贱。” ​

这段对话是在讽刺蒋介石,想表达他的日记不是真心话,而是一种辩解工具。后来一些人使用这句话表达真心话确实都不会写在日记上或者调侃自己正相反,全是真心话,不是个正经人。这可以说是一个网络发酵后的调侃词,不用当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87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