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的“而”是什么意思?,第1张

学而时习之的“而”释义:连词。

[出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而”的其他释义: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

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

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

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5、姓。

学而时习之的而是连词,无意义。

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1、“学而时习之”的“而”:并且,表示顺接。

2、“学而不思则罔”的“而”:但是,表示转折。

3、“ 博学而笃志”的“而”:而且,表示递进。

一. 作名词时表示颊毛,作动词时表示能够。一般是做定词后助词或连词。

二. 基本信息

1.拼音:ér

2.注音:ㄦˊ

3.部首:而

4.部外笔画:0

5.总笔画:6

三. 详细释义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

野芳发而(因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代〉

(1) 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84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