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第1张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如下:

先是人民大众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是前后相继而又略有交叉的两个主要矛盾

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是人民大众迫切的经济文化需要同十分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对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革命,而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则是这一时期一以贯之的主要任务。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正是基于对当时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我们党才科学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战,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过渡的历史条件: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包括过渡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保证和国际因素。

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我国已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从1949~1952年底,没收了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人民国家所有。

采取冻结资产以及管制、征购、代管、征用等措施接收了英美等国在华企业以及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同当时的社会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相关信息: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60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