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称“三元及第”。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通过乡试的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会试的贡士,通过后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
历史人物1、武翊黄,字坤舆 ,官大理卿。工正书,长庆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张诚碑,为其所画。《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史上记录其人其事甚少,此人系“连中三元”。
2、商辂,浙江淳安人 (公元1414—1486年),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 明朝仅商辂一人中三元。
3、钱棨,江苏苏州人 (1734—1799),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三元及第首先我们字面拆分解释下,三元:指科举时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是指科举考试中选。有时也会称连中三元,下面来说说三元的具体是什么,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 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或者殿元”,三元及第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的荣誉称呼,一般来说可以到此荣誉的人少之又少。下面就来说说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考取三元的重要人物
科举制度是中国受周边国家的影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其首创的时间先存有异议,说法很多。不过部分的专家以隋朝为始,还有一些专家会认为是科举考试始于汉朝,原因在于汉朝会有考试进行选拔人才,隋朝暂无证据证明,当然还有部分的专家认为是唐朝,其因在于唐朝开始允许考生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不过这些都是专家们的见解,但并未得到有力证据证明,也只能是专家的一种解读吧,还有待后人去考察分析。
后代有人说科举考试是不公平但有是公平的,但我个人见解是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那个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制度可以说是社会做出了极佳的改变。就其制度使得寒门文人雅士才得以等到赏识。其中唐代的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白敏中;宋代的陈尧叟、孙何、王曽、王岩叟、杨窒、冯京、彭汝砺;辽代的王棠;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许观、商骆;清代的钱棨、陈继昌就获得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乡试,在唐宋时称为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本地考生考试,其考试时间一般在八月举行,其每三年举办一次,可以说的是机会难得。会试又称春闱,考生都为各省的举人,明清时期考试时间在次年二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殿试由内阁预拟,随后呈请皇上选定,可以说是层层选拔人才。总体来说科举考试的利大于弊,改善了之间的用人制度,打破了血缘世袭得以让中下层有用武之地。
明代三人,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还有万历年间的杨守勤。
清代两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钱檠,他是江南(江苏)解元陈继昌,道光间三元及第。
另外还有一位清初的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独占“四元”。他本来是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浙江武乡试的解元。入清以后,又参加新王朝的武举,获顺治八年(1651武乡试解元,接着顺治九年武会试会元,殿试又得状元,是名符其实的“连捷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