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是几点到几点

物语系列动漫2023-02-17  40

申时是15时正至17时正,别称哺时、日哺。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扩展资料:

其他时辰

子时:唐前0:00-2:00、唐后23:00-1:00

丑时:唐前2:00-4:00、唐后1:00-3:00

寅时:唐前4:00-6:00、唐后3:00-5:00

卯时:唐前6:00-8:00、唐后5:00-7:00

辰时:唐前8:00-10:00、唐后7:00-9:00

巳时:唐前10:00-12:00、唐后9:00-11:00

午时:唐前12:00-14:00、唐后11:00-13:00

未时:唐前14:00-16:00、唐后13:00-15:00

申时:唐前16:00-18:00、唐后15:00-17:00

酉时:唐前18:00-20:00、唐后17:00-19:00

戌时:唐前20:00-22:00、唐后19:00-21:00

亥时:唐前22:00-24:00、唐后21:00-23: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申时

申时是下午15点至17点。

申时,十二时辰当中的一个,也就是哺时,又名日铺、夕食。古时候人们的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就是在晡时。所以“晡时”的意思就是“第二次进餐之时”。另外,古时候的“晡”与“馎”相通。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从而确定时间。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醒人们科学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汉语词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758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