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架空高脚船形屋(可能是源自于黎族祖先乘船从大陆而来)。
因黎族生活在山区,男女接触机会较少,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人口繁殖率低,儿女到了十五岁时,父母会为他(她)搭建一个茅草房(寮房),为其提供机会自由选择异性;在平时劳动结束后或每年三月三节日时,男女青年会结队在山坡上对歌以寻觅心上人,而后成双成对地离开去谈情说爱。
九黎,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又称「黎」。 最早提及九黎的现存文献是《国语》:「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九黎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长江流域,也有人认为上古之时,长江、汉水之地皆是黎境。九黎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以蚩尤为首,共八十一个兄弟,都是酋长,蚩尤是大酋长。他们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并编有刑法。后来炎帝与黄帝结盟,与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大战,蚩尤以失败告终。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民族集合,并不是作为一个单薄的民族个体存在。 居住并发展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为中国最早进入农业时代的民族集团。 《史记》等书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后。酉字对应于鸡,易经中为巽,主号令群雄之意。故蚩尤古又记为蚩酉。传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有八十一个支系氏族。他们信奉巫教,杂拜鬼神。掌握文化的人称为“巫”;能用铜制造兵器;有刑法。这些文化对于后来的华夏族有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五刑即由此而来。 九黎势力很大,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狻、熙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 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九黎经过长期斗争,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西伯勘黎);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可能即'黎民', 逐渐融合于华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有人认为,战国时的荆楚与今天的苗族,就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这部分历史太怪了,史记上竟然说蚩尤是炎帝之后!所以我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很多史学家都明白,司马迁之流写史书的时候会编故事。因为古代人最讲究“统”,你连几代之前的事都讲不明白,如何“传统”啊!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帝王在背后支持的。宁愿把不知道的写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