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老虎是什么鱼

河老虎是什么鱼,第1张

河老虎是鲇鱼,常被人们称为河老虎。

外形特征:

鲇鱼背鳍条5~6;臀绪条73~86(多数为78~85);胸鳍条1,14~15(个别为16)。脊椎骨59~61。鳃耙外侧13~17。体长为体高的5.3~6.4倍,为头长的4.4~5.3倍。头长为吻长的2.9~3.5倍,为眼径的8.4一16.5倍,为眼间距的1.5~1.8倍。

鲇鱼体延长,头略扁平,体侧扁,体表光滑无鳞。皮肤富于粘液。口宽阔,上位,上颌末端在眼后缘的垂直下方,下颔突出,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毛状细齿。须2对,上颌须长,达到胸鳍基后。幼鱼具须3对,达到一定体长后有一对颐须消失(15厘米左右开始消失)。

鲇鱼眼小,上面覆盖着透明薄膜,眼间距极宽。背鳍短小,呈萎缩状,无硬刺,位于腹鳍之上前方。胸鳍圆,有一硬刺,其前缘锯齿很细弱,在大形个体中仅残存齿痕。腹鳍小,其末端到达或超过臀鳍起点,臀鳍极长,后端与尾鳍相连。

鲇鱼尾鳍短小,边缘略呈截形。卵巢为1对袋形囊,成熟卵粒呈橙黄色。精巢发达,呈叶片状,外缘无叉状分枝。雄鱼胸鳍刺粗短,后缘锯齿十分发达,雌鱼胸鳍刺细长,后缘仅具小刺突。肤色随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体背及体侧在幼鱼多黄绿色,在成鱼多灰褐色。腹部为友白色,各鳍为灰黑色。

扩展资料:

鲇鱼的生活习性:

鲇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白天多隐蔽,晚间则十分活跃,习惯于游至浅水处觅食。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

为肉食性底栖鱼类,经常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底,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也食虾类和水生昆虫。在很脏的水里生存的更好,长的很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鲇鱼

河老虎就是鲶鱼,是鲶鱼的俗称。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为最佳食用季节。

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

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

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打扰,它一般不游动。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在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

鲶鱼约有2400个物种,分为约34科,它们大多为热带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分布在温带地区(鲶科和复须鲶科),还有2个科,为海生物种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41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