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优点:
协助工作。
正式群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大多是事先制定、缺乏随机应变能力。而非正式群体则往往不受工作程序的约束,具有高度的弹性,对于临时发生的急迫问题,常能寻求非正式途径及时而有效地解决。能否发挥这个作用,取决于主管人员是否接受并尊重非正式群体,也取决于能否使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利益协调一致。
分担领导。
非正式群体可以分担正式组织和团体的主管人员的领导责任,减轻领导负担。在非正式群体与主管人员保持良好关系并采取合作态度时,能自动工作并积极提供意见,主管人员不必躬亲,可节约许多时间与精力。
增加稳定。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给人一种吸引力,从而能增加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
发泄感情。
非正式群体可作为职工受到挫折时发泄感情的通道,并能协助解决困难,给予安慰。
制约领导。
非正式群体能矫正管理措施,使领导者必须对若干问题作合理的计划与修改,不敢滥用权力,即对领导有制约作用。
综上所述,非正式群体搞得比较好时,可以对正式组织和领导起支持、分担、稳定、调节和制约的作用。
缺点:
1.倾向保守。
非正式群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的个人目标与满足个人的愿望而自由组合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比较保守,倾向维持现状。因此当组织上采取变革措施或有人冒尖时,它起阻碍作用。
2.角色冲突。
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发生矛盾时,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可能发生冲突,使个人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增加了思想顾虑。
3.谣言滋生。
非正式群体越多,小道消息和谣言越多,这是因为非正式群体是以感情作为基础,往往歪曲事实,无事生非。谣言的产生是由于情绪波动或者未满足个人需要所致,或者由于风气不正、正式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所致。
4. 不良压力。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都有行为的标准和规范,都对个人有约束力,甚至对个人造成压力。但非正式群体的压力较正式群体的压力往往来得沉重,如讽刺、挖苦、打击、造谣等,可能迫使个人脱离正式群体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参考链接:非正式群体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22271.htm#5
问题一: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是? 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中的人们在共同工作中主要因感情关系、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共同兴趣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行为倾向的群体。非正式组织的一般特征:(1)组织形成的自发性、主动性和渐进性
(2)组织成员关系的情义性和非等级性
(3)组织行动的互动性、倾向性和非标准性
(4)组织权力的个性化和稳定化
问题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20分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其成员由于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自发自愿形成的组织形式,它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很多的特点。酒店中的非正式组织也一样有它们共同的特点,但也有自身的区别于其它行业的特点。下面先介绍非正式组织的共性特点,再介绍酒店中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非正式组织的共性
(1)具有不稳定性和自发性
非正式组织结构较松散,人员不固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自发性。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形式非常灵活,没有严明的纪律,非正式组织具有自发形成的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它有一套有效的不成文的规范和奖励办法调节着成员的行为。
(2)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正是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原因决定它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在非正式组织中,共同的情感是维系群体的纽带,人们彼此间情感比较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信任。其小团体的倾向较为明显,当某个人被群体接纳时,便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而当受到冷落或非议时,又会产生失落感。所以这种凝聚力既有利于完成组织的任务,也可能成为完成任务的障碍。
(3)具有自发形成的核心或领导人物且其作用突出
非组织拥有自然形成的具有内生权威的领袖人物,且领袖人物作用突出。因为非正式组织内的“领导”是在形成和发展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成员的拥戴程度比较高,号召力强,他以他的个人的魅力来影响和领导组织内的成员。所以有些在正式组织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中领袖人物的作用却很容易得到解决。
(4)信息沟通异常灵活,但是具有片面性和失真性
非正式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异常灵活,但是具有片面性和失真性。非正式组织里的传播方式是一种直线式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信息传递迅速。然而由于非正式组织建立的基础是共同的情感因素,成员对信息的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使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看问题容易出现片面性。同时,信息的传递由于基于对成员感情上的互相信任,缺乏全面调查了解,容易失真。
(5)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呈多样性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日常联络或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可用非语言进行联络,用一句近似于黑话的暗语或打个手势,其同伙就能白其意思,而无需用语言来表达。此外,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横向联系的特点,因而涉及面广,甚至越出一个部门的范围,加之成员之间的情感性较强,使办事或解决问题较为容易,一些通过正式组织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获得解决。
(6)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非正式组织对于稳定的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不喜欢外在环境变动。因为外在的环境对非正式组织的稳定和集体的利益有着很大的影响。于是,非正式组织往往厌恶或是反对各种变化或正式组织的变革,对各种动向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问题三:管理学中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特点 1、组织结构不严紧。
2、以亲情、地缘、亲缘、血缘为维系
3、受传统文化影响大
4、人数不固定
5、信息传播不规范
问题四: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非正式组织是社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存在及运作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非正式组织是和正式组织同时存在、同时运行的,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任务的完成有利也有弊。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1、满足成员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正式组织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行的,组织成员在其中形成的主要是各种职责、层级关系。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塑造下,他们的
心理需要、感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这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前者更具说服力。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但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 *** 的弊病,不易被成员认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
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消极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联结方式、运作规范及其目标与正式组织不尽一致,在对组织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消极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从消极的一面来说,若此倾向与组织目标相冲突,则会侵害整个组织功能的运行,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 *** 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当这种趋势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5、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但易于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
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的途径
......>>
问题五:非正式组织该组织具有何种特征 非正式组织是指由于人们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非正式组织成员心理上相容,相互了解深刻,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比正式组织强烈的多。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没有什么强迫性,可以这样说,非正式组织对个人的作用比正式组织大得多。
许多学者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出于人们为了满足正式群体之外的某种心理
需要而产生的。由于正式组织是以生产、工作和学习为主要目的,多数情况下只能满足人的经济需要,而对人的其他需要则关注很少,如交往的需要,感情交流的需要,寻友结伴的需要,各种爱好兴趣的需要等等。为此,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还要通过形成非正式组织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于是各种各样的公开的不公开的结伴现象就产生了。按照这种说法,非正式组织只是正式组织的一个补充而已。
尽管他们认为这种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但显然这种观点将非正式组织的地位、作用降低了,而且在解释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相互关系时也存在问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群体内聚力的一种最根本的机制,“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情结,其本质就是这种认同,它是以情感上的某些重要的共同品质为基础的”。认同表示一种特殊的情结,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⑥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内聚力的实质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对于群体的存在、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以认为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认同感的追求,也就是说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从中获取认同感的一种载体。由于社会交往中的人们在利益、价值观、兴趣、爱好、观点、习惯、态度、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正是形成相互认同的基础。有了一致性就会形成认同,有了相互的认同就会产生内聚力,有了内聚力就会形成群体,而这种群体在未得到正式化之前就是非正式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正式组织。
问题六:非正式组织的优缺点 他们特别有号召力哟!但他们会离心正式组织,起到很坏的作用和影响。
问题七: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自然或自发形成的,一般无章程和确定的权利、义务;(2),组织成员之间情趣、爱好等相似,彼此具有情感心理的需要;(3),组织内成员一般都有自己的领袖人物。这种领袖人物是自然产生的,或因其本身具有无形的“吸引力”、“魅力”等,虽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但具有较强的实际影响力。(4),有不成文的无形规范,规范和约束成员的行为,调整内部关系。(5),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成员之间自觉进行相互帮助,但容易出现“抱团”现象,而表现出自卫性和排他性。(6),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传递具有渠道流畅,传递快的特点,并常带有感 ***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