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鉴读作:chījiàn。
郗鉴,人名。郗鉴(269年-339年),字道徽。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重臣、书法家,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玄孙。郗鉴工于书法,现有《灾祸帖》存于《淳化阁帖》中,原有文集十卷,今已遗失,《全晋文》录其作品。郗鉴少年时孤贫,但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以清节儒雅著名,不应朝廷辟名。晋惠帝时曾为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永嘉之乱时,聚众避难于峄山。其后被琅邪王司马睿授为兖州刺史。永昌初年,入朝任领军将军、安西将军、尚书令等职。参与讨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并与王导、卞壸等同受遗诏辅晋成帝。累官司空、侍中,封南昌县公。咸康四年(338年),拜太尉。他拒绝外戚庾亮废王导的建议,阻止了朝中的士族斗争。咸康五年(339年),郗鉴去世,年七十一。获赠太宰,谥号“文成”。
郗鉴的拼音为:【chī,jiàn】。
郗鉴(269-339)东晋大臣。字道徽,汉族,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年七十一岁。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不应辟命。晋明帝初,(公元三二三年)拜安西将军,假节镇合肥。为王敦所忌,征还。
寻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与王导、卞壸同受遗诏辅少主。祖约、苏峻之乱,鉴登坛流涕,誓师勤王。事平,进太尉,封南昌县公。卒,谥文成。鉴作有文集十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晋明帝即位后,郗鉴回到建康,与明帝商议平灭图谋不轨的大将军王敦。太宁二年(324年),统领各屯营对抗进攻建康的叛军大将钱凤等部,又派兵奇袭并大败叛党王含,成功讨平王敦之乱。
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之乱爆发,郗鉴坚守广陵。之后更渡江,与勤王义军会合,旋即回屯京口,修筑大业、曲阿和庱亭三垒,以抵御叛军进攻。咸和四年(329年),派部下追斩逃窜的叛军首领苏逸等,收降残部一万余人。
初入仕途:
郗鉴郗鉴是东汉末年的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从小孤贫,但仍然博览经籍,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以儒雅著名。及后任赵王司马伦的掾属,但察觉到赵王有夺权篡位之心后,他便称病辞官。
永康二年(301年),司马伦篡位称帝,其党羽都擢升要职,但郗鉴则闭门自守,不与他们接触。同年,司马伦被推翻,惠帝复位,郗鉴参司空(刘寔)军事,后历任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后来被东海王司马越辟为主簿,举贤良,但郗鉴都不接受。征东大将军苟晞征辟郗鉴为从事中郎,因苟晞和司马越不和,郗鉴亦不应召,苟晞也未强迫他。
读:[ xī ]
一、郗的释义:
1、姓。
2、春秋周邑名 。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
二、郗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相关组词:
1、郗绍[xī shào]
南朝·宋高平人。
2、二郗[èr xī]
指晋郗愔及其弟昙。
3、郗鉴爱[xī jiàn ài]
无释义。
4、郗山山[xī shān shān]
在山东省微山县夏镇东南十七公里,塘湖乡西部,微山湖北岸,与微山相距六公里,东北到西南隔水相望,海拔六十三点三米,约零点三平方公里。
5、郗家奴[xī jiā nú]
无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