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蟋蟀。蝗虫=蚱蜢。
区别:
1、属性不同:蝗虫,蛐蛐和蝈蝈属直翅目。蚂蚱植食性昆虫。
2、外形不同:蝈蝈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蟋蟀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蚂蚱口大、下巴发达。蝗虫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
3、食物不同: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蚂蚱以植物叶片为食。蟋蟀穴居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蝈蝈喜欢吃瓜果、豆类等。
扩展资料:
蝗虫的危害防控:
农业防治:蝗虫的农业防治主要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
1、减少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2、减少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3、减少产卵地:有些蝗虫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70%以上,这样地块就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蝈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蛐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蚂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蝈蝈、蛐蛐、蚂蚱、蚱蜢、蝗虫的区别。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蚱等。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就有几百年编笼捕蝈蝈的历史。
蛐蛐学名蟋蟀,别称夜鸣虫、将军虫、地喇叭等,为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总称,体长大约3毫米,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3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虾须草、海蓬子及蒿类植物,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我常见的为中华蚱蜢,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为典型广栖、植食性优势种,数量大,分布广,常取食危害农作物及牧草。
蝈蝈和蚂蚱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属不同
1、蝈蝈科属:螽斯科。
2、蚂蚱科属:蝗总科。
二、食物不同
1、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蚱等。
2、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叶植。
三、天敌不同:
1、蝈蝈的天敌:鸟类、螨类、鼠类、小昆虫(如蚂蚁、螳螂等)。
2、蚂蚱的天敌:蛙类,鸟类,蜥蜴、蜘蛛、螳螂等。
四、外形不同:
1、蝈蝈成虫体色翠绿,少数淡褐。触角发达60mm,复眼2只,单眼3只。前胸背板宽大,背板下缘有黄色边。胸部腹板各具1对锥状刺,后胸的刺最大。附式4-4-4, 1-3附节有垫,后足第一附节附垫分成2个叶片。后足胫节端距6个,背面2个,腹面4个,中间的2个小。后足腿节略比胫节稍长。
2、蚂蚱有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蚂蚱口大、下巴发达。
蝈蝈(螽斯科大型鸣虫通称):
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
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就有几百年编笼捕蝈蝈的历史。
蝈蝈的别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蝈蝈在中国分布很广,与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蝈蝈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蚱等。公蝈蝈叫声洪亮,深受广大鸣虫爱好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