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意思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意思,第1张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个君子啊,就应该专心的追求和践行道,不要把心思放种庄稼、种菜上,君子只会担心自己有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道,是不会去为贫苦担忧的。

1、出处

出自《论语》。

2、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释义

孔子说:“一个君子啊,就应该专心的追求和践行‘道’,不要把心思放种庄稼、种菜上,你们去耕地,也不一定能种好,很可能还会饿肚子,你们好好悟‘道’,有了真本事,还怕以后没有好工作吗?君子只会担心自己有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道’,是不会去为贫苦担忧的。”

扩展资料:

赏析

孔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出于君子应安贫乐道的道德要求,更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但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必须是经过系统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的。

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孔子教学生,是为了培养出赞同他思想、并能身体力行贯彻他思想的一群引领者,这些人将引领更多的人去实践孔子的理想,去建设大同社会,这些引领者我们称之为君子。

他们有更大的责任,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谋求衣食之类一己私欲的事情上。

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出自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

原文为: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作,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棒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扩展资料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谋道还是谋食,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选择不同,人生就不同。孔子主张的“道”,指的是立身行事、治国安邦之道。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道。只有追求仁道,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食指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其他物质资料。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只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谋道的重要性,而不是说君子就不用吃饭了。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是活着,因而吃饭穿衣之类的生理需求是最重要的。孔子所说的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物质基础;而孔子终生追求的道,无疑就是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也无从谈起。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就是真正有学识的人只会追求真理而不会追求物质,只会担忧自己掌握的真理会不会不够而不会担忧自己拥有的金钱会不会不够。

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说的是君子所渴望的事物,其中的“君子”在孔子的思想中往往是指讲仁义,知礼节之人,这种人和西方的“哲学家”很像,他们“爱智慧”,但并不自以为自己掌握了智慧,同时他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是非常在乎自己的物质生活如何,同样的名言还有“朝闻道,则夕可死矣”,因此“谋道不谋食”是说君子的欲望和常人不同,这里的“食”并不完全只代表“食物”,而是指代所有物质的、金钱的外在事物,也就是说,君子并不为了外在物质而活,而是为了真理而活。

而“君子忧道不忧贫”中,说的是君子所担忧的事物,是“道”而不是“贫”,在儒家的思想中,“贫”和“病”不同,“贫”更多指的是外在物质上的穷尽,而“病”则是人自身状态的困顿,因此君子并不惧怕外在物质的失去,也不担忧自己处在没有更多金钱的状态,但君子只会担心自己是否对“道”有了新的感悟,担心自己所理解的“道”是否正确。

这里的“忧道”中的“道”并不是“道”本身,这句话并不是说君子担忧“道”,而是指君子担忧自己是否掌握了“道”,因为“道”本身是不需要担忧的,需要担忧的只有君子自己,儒家强调“学”,讲究用自己的努力和学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君子要时时警醒自己,是否通过“学”而对“道”有了新的感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97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