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皇指的是谁

冬皇指的是谁,第1张

冬皇指的是京剧冬皇孟小冬。孟小冬是京剧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是中国京剧史上当之无愧的首席女老生,是可与四大须生相媲美的艺术家。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孟小冬从小就有着很高的戏曲天赋,十四岁时第一次登台唱戏,因为反串老生一炮而红,看似娇弱的小女子居然能发出男人一般浑厚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从此被称为“冬皇”。然而孟小冬的爱情之路可不像唱戏那么顺畅,她经历了两段坎坷的爱情,与梅兰芳杜月笙这些知名人物都有着爱恨纠葛,在爱情这条路上,孟小冬遭受了不少波折。

戏迷撮合、传宗接代,梅孟二人的“昙花式”爱情

民国时期的北京戏曲界有一项传统,每逢春节前后,有名气的戏曲家都会前来参加戏曲表演为大家助兴,梅兰芳这样的前旦和孟小冬这样著名的女老生当然也会前来。

因为这两个人的名气太大,他们分别演出完后,粉丝们又强烈要求二人合演一出戏。为了让粉丝们高兴,梅兰芳和孟小冬就合唱了一出戏,从来没合作过的两个人居然唱出了默契,让粉丝纷纷叫好。

梅兰芳的粉丝中有一个叫齐如山的人,他是梅兰芳的铁粉,见此情景就撮合他们在一起,后来甚至到了要让他们结婚的地步。本来孟小冬和梅兰芳之间只有互相敬佩的感情,但是让齐如山这样撮合,他们看对方越看越欢喜,渐渐地就走到了一起。

其实梅兰芳还有一个传宗接代的想法,因为他的父亲和伯父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所以梅兰芳要担负起为两个家族传递香火的责任,在他父亲这一脉,他已经娶了福芝芳为妻,如果再娶了孟小冬,就可以把她作为伯父的儿媳妇,给伯父一脉绵延子嗣。

所以在粉丝的撮合和梅兰芳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下,梅兰芳和孟小冬结婚了。

但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结婚,是背着原配夫人福芝芳的,所以孟小冬在梅家一直没有正式的名分。和梅兰芳结婚以后,梅兰芳就不再让她唱戏,直到孟小冬的一个戏迷因为听不到孟小冬唱戏而闹得沸沸扬扬,福芝芳才知道梅兰芳早已经娶了孟小冬。

福芝芳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她知道梅孟结婚以后,每天都跟梅兰芳吵闹,还总上门辱骂孟小冬,当孟小冬忍受不了想去找梅兰芳诉苦的时候,梅兰芳却因为摆不平这件事去了美国避风头。

然而这件事还不是他们感情破裂的导火索,真正让孟小冬感到绝望的,是后来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作为梅兰芳伯父家的儿媳妇,本来应该去吊唁自己的婆婆,但是由于梅兰芳一直没有给她名分,福芝芳就以死相逼不让孟小冬进梅家门。

软弱的梅兰芳选择了听从福芝芳的话,始终也没有让孟小冬进门,孟小冬彻底感到了失望,她不想再做一个无名无分的女人,很快就与梅兰芳离婚,结束了这段“孽缘”。

黑暗中的火苗,孤独时的港湾,杜月笙的用情至深

杜月笙是上海三大亨之一,他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爱听戏,就是在听戏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孟小冬,从此眼中再无其他女子。但是孟小冬那个时候已经和梅兰芳结婚了,杜月笙仍然没有放下这份喜欢,总是在孟小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孟小冬和梅兰芳并不是和平离婚,因为分手费的问题,他们差点闹上了法庭,最后还是杜月笙亲自出面,向梅兰芳要了四万大洋的分手费,梅兰芳哪里敢和青帮大佬作对,唱了四年的戏,才把这笔钱还清。

孟小冬从上海回到北平,拜了余派的创始人余叔岩先生为师,继续潜心钻研京剧。余叔岩收徒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学艺期间不准登台唱戏,这可把孟小冬急坏了,不能上台唱戏,她就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养活一家人?

杜月笙知道以后,主动承担了孟小冬家中的所有花销,并鼓励孟小冬专心学习戏曲。此后孟小冬的师傅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日军占领下的北平吊唁,杜月笙为此寝食难安,专门让自己的四姨太姚玉兰去照顾孟小冬,让她不再与孤独为伴。这让孟小冬非常感动,渐渐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才是自己以后的依靠。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孟小冬坚定了要和杜月笙一起走下去的决心。一九四九年,解放军马上就要解放全中国了,杜月笙因为早年杀害过爱国人士,害怕新政府对他进行清算,决定带着家人去往香港。

因为长久的战乱,杜月笙也忘记了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当他提出要带孟小冬走的时候,孟小冬对他说:“我是你的丫鬟,还是你的女朋友呢?”杜月笙这才突然想起来,他告诉孟小冬:“去了香港我们就办婚礼。”孟小冬那时的心情应该是既心酸又喜悦的,她追逐了半生的爱情,终究是有了结果。

回到香港后,杜月笙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坚持为孟小冬补办了婚礼,给了她一个正式的名分,孟小冬也尽心尽力的照顾杜月笙,从未有过一丝怠慢,直到一九五一年杜月笙去世。

孟小冬此后一直致力于教授徒弟,传承戏曲文化,坚守着对杜月笙的爱,于一九七七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孟小冬一直到死也没有回到大陆,也许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叫梅兰芳的人,曾经给她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无尽的痛苦。

孟小冬的一生,都在戏曲与爱情之间徘徊,戏曲顺遂,爱情之路却充满荆棘,幸运的是梅兰芳对她薄情,杜月笙却对她一片痴情,在孟小冬的有生之年,她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爱情。也许世间最深的情,就是远远的看着一个人,在她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最终给她一个爱的港湾。

01

孟小冬

所谓“乾旦坤生”,就是指戏台上男人扮演女性角色,而女人扮演男性角色。被称为“冬皇”的坤生是孟小冬。

“乾”在汉语中是同“坤”相对的,原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之一,意为天、为君、为父、为男,故而男人演旦角被称为“乾旦”。大文豪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乾旦”就是“男人扮女人”。反之“坤生”即为“女人演男人”。

京剧界之所以有“乾旦坤生”的表演形式,源于京剧历史的早期,妇女是不被允许进戏院看戏的,更遑论成为京剧演员了,剧目中那些女性角色只能由长相清秀、嗓音条件较好的男子来演绎。著名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均属“乾旦”。随着历史的发展,优秀的男旦演员迭出,艺术成就卓越。

随后,以孟小冬为代表的“坤生”初露峥嵘、蜚声菊坛,他们的巅峰组合成就了京剧艺术的鼎盛春秋。七尺男儿化装成女子,用假嗓演唱,描摹女子的神态举止。而女娇娃戴上髯口穿上厚底在台上龙行虎步本已艰难,而以女子的嗓音唱出老生的沧桑甚至花脸的雄浑却不露“雌音”更是难能可贵。

由此,这样的乾坤颠倒男女换位不仅没有让观众们难以接受或者排斥,相反,一旦有优秀的演员出现则拥趸无数,当年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的《四郎探母》便成为一段载入史册的梨园佳话。

孟小冬(1907年-1977年),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杜月笙的五太太。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坎坷,1977年在台湾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94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