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什么意思?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就算你所有问题都回答的再正确再恰当,也不如沉默不言。这是他的处世哲学,也是他得宠的原因。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张廷玉信奉一生的圭臬,这句话出自于黄山谷所言的“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虽说也有相似的名言如什么沉默是金一类,但终不如张廷玉做得那么言行一致而且贯彻始终的。

扩展资料: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康熙年间张廷玉的座右铭 :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进士出身。从父辈张英开始,祖孙三代都在清王朝任职。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每次说话都很得当,却不如沉默。

一、原文:

宋·黄庭坚《赠张叔和诗》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二、译文:

每次战斗都能获胜,却不如忍让。每次说话都很得当,却不如沉默。指谨言慎行以求自安。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二、创作背景

本首诗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推行新政措施,朝廷形成了支持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87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