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是什么意思

书法临摹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临摹意思是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

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对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字画,也可能是碑、帖等。

临摹异同

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尤其体现在书法上,古人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意思是说,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可是不易学到笔画。从难易程度来说,摹易临难。不管是临还是摹,都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临摹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一步,是学好书法的基石,我们常说的“临摹”是两个概念,临:把练习的纸张放在字帖旁边,根据字帖里字的外形和笔势而慢慢的对照在练习纸上进行书写。摹。

拿一张很薄的近乎半透明的纸覆在字帖上,根据字形的大小和笔画的粗细进行填墨,而不是根据笔法书写

书法临摹是2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临”和“摹”有不一样的含义,练习书法需要知道临与摹的区别。临帖和帖摹各有特点,得出来的书法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临帖是伴随你学书的全过程,人到老,学到老,从书法学习角度,就是临摹到老,我们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在医院期间依然坚持临帖,逝世之前还在临摹十七帖。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书法临摹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临帖的必要性

1、“临帖”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清人秦祖永《绘事津梁》:“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临摹是学书法者的必经之路。从临帖可以了解笔画肥瘦,间架结构,墨色的浓淡枯润,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只有通过临帖才能进入到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前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

2、临帖是创作的准备。创作完全是一种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

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临帖要从所临碑帖中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和 营养 ,挖掘出精神的本质,对符合时代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合,同时也是对不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的抛弃。这是创造选择的过程,是不断运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创作中。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进行创作。

3、临帖决定你艺术的高度。如同建筑,想建的高,基础既要有深度,还得有厚度,从书法角度来说,你临帖的深浅,你临帖的多寡,决定你将来在艺术上高度,这是毫无疑问的。

再一个比喻说,从金融角度来讲,临帖是吸收,是储蓄,储蓄的多你用的也多,用的多你才能成大事,即本事之谓也。

总而言之,临帖是伴随你学书的全过程,人到老,学到老,从书法学习角度,就是临摹到老,我们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在医院期间依然坚持临帖,逝世之前还在临摹十七帖。董其昌说过“书不入古,必堕恶道”,王铎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因此说,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

选帖的合理性

1、先共性后个性,大家知道,历代行草书的发展离不开以二王为代表的晋唐书法,可以说,二王书法是行草书发展的源头,原因何在?从书法的技术层面来讲,二王的笔法和字法最为丰富,蕴含了书法学习最基本的规律,具有极为鲜明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性,而其他书家或多或少侧重或强调某些个性,普遍性和包容性相对弱了一点,从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来讲,当然是普遍性的东西对我们学习更具有指导意义,但并不是拒绝个性,只是前后而已,个性化的东西同时对我们掌握了“普遍性”以后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先平正后险绝,主要针对篆书,刚才讲过篆书有大篆和小篆,相对而言,《石鼓文》和大多数小篆字体风格多呈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结构上紧下松,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而以《散氏盘》为代表的大篆,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没有一定的篆书基础容易写偏,所以由此建议。

3、先方后圆,主要针对隶书和魏碑之类,例如《张迁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沉着有力,古妙异常,应该可以作为训练金石气的好范本。而《曹全碑》以圆笔为主,但历来就有争议。美之者誉之为“隶书之《兰亭》”,诋之者之谓其纤秀柔靡,如女郎所书。所以历来学隶书,都不主张以《曹全碑》入手,没有方笔基础,容易写得圆滑,也不主张多习。我也赞同这个意见!

4、先大后小,这也是教学过程总结出来的 经验 ,一个字放大后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奥妙,同时大字有利于记忆,所以说不管那种书体,哪怕是小楷,我建议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字进行放大观察和临摹。

5、先专后博,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到:“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因此。我建议先精研一家或一种碑帖,把它学透,直至完全掌握,熟练运用为止,朝三暮四,到最后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宋代的米芾是由形似到神似的实践家,他从集古字到自成一家,走的就是形似之路。近代的吴昌硕,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神似,必须形似,没有形似,何谈神似?尤其是现在全国书坛正走向回归传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了解书史,解读经典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

1、最早文字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2、接着是金文,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主要作品有:《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

我们把甲骨文和金文同称为大篆。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同时期的还有简帛书,即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

5、进入汉代,出现对书法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汉隶碑刻,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汉隶较古隶规范,又不像八分那样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

流传至今的以《石门颂》《封龙山颂》、《西狭颂》、《孔宙碑》、《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同时,汉代出现两类书家:一类是专长汉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尤其是皇象《急就章》影响至今,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6、到了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7、之后的两晋时期,行草书体兴盛,书法大家辈出,当然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称其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以《中秋帖》为代表的“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上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

8、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即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风格可谓多姿多彩。如墓志铭带有隶书笔意,结体方严,笔画沉着。而造像题记,用笔多取方笔,斩钉截铁,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结构以茂密,中宫收敛,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

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郑文公碑》和以《始平公造像》为主的龙门二十品。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

9、隋朝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社会相对安定,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其中以《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铭》等为代表。

10、进入唐朝,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楷书、行书、草书发展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先说楷书,唐初有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欧阳询。还有虞世南。褚遂良等,特点结构严谨整洁,中唐的颜真卿“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还有就是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

草书方面,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还得提到杨凝式,融合颜柳之长。上朔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也为唐书之回光。

11、到了宋朝,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为代表的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出现尚意书风,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临”和“摹”,本来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这两种方法,对初学者都是行之有效的。对后者大家往往不重视,其实,如果你真的去试试,就会发现效果也许比前者更加明显。

临的对象(字帖),可以由老师指定,但最好还是自己选择。你喜欢它,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东西,不管它本身是多么重要正确,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如果你是不满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进,但多方努力又实在找不到一种能引起热情和兴趣的字帖,那么你最好,还是干那些使你兴趣盎然的事情。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不能全线出击;它是描样绣花,须各个击破。一个字就是一个战役。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

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

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确有所得。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

临就要力图象,这是临摹的主要目标之一。历代著名书法家曾留下不少临摹作品,有的看上去不完全逼肖,常有书法家自己的影子。初学者不宜用此法。现在的任务是通过临摹来理解、消化别人创作的书法形象。临习作品与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出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艺术到了高级阶段,本来只能是感受、意会、不能用任何框框程式来解释的。但在此之前,通过临摹,归纳一此基本原则和机械规律,还是十分必要的。

从形式上看,临摹是用自己的手写别人的字;从本质上看,这实在是训练形象感受能力的极好手段。临写的越象,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观察得越细,说明感受能力越敏 锐。两个字放在一起,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这样敏锐的眼力,应是每个书家必具 的基本素质。

临摹是一种思索。老学不象,究竟问题在哪儿?是哪一笔、哪一部分、哪些地方在作怪?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要找症结、抓关键,多找几个角度分析。

临摹是一种比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的字是比较的双方。笔画的方向、长短、曲折、位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的感觉、局部的造型,应该一点一点地解剖、对照。

临摹是一种记忆。临得象了,还要总结。以前不象,是因为什么;后来如意了,是抓住了什么主要矛盾。这样就抓住了字的一个基本,然后反复巩固,记在心里。

对钢笔字来说,临摹的重点是字的结构,不必在用笔上花太多的力气。既注意结构又照顾用笔,能一下学得象固然很好;但实践的结果常常是互相干扰,顾此失彼。

每天临几个字并能吃透记住,这样的进度应该令人满意。坚持半年,从理解方面说,应能基本解决问题。当然,为求熟练、流利、再创作,还必须不断巩固、发展、努力。

关于临摹,我们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思考: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训中成熟。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一有空就读,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学书非常刻苦,特别注意阅读和默写名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站得两腿发酸,干脆坐下来读。这样连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读帖犹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85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