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是什么材质?

纳米金是什么材质?,第1张

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由氯金酸通过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各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其颜色依直径大小而呈红色至紫色。

作为现代四大标记技术之一的纳米金标记技术(na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扩展资料:

纳米金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分析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和迅速发展,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更能适应现代高效、快速的节奏和满足社会的要求。仪器分析法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但其流程仍比较烦琐。

尽管以纳米金为标记物的免疫分析法及其它速测技术的开发过程需投入较多资金和较长时间,但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价廉、样品所需量少等优点,其灵敏度与常规的仪器分析一致,适合现场筛选。

而且其中的金免疫层析技术正在向定量、半定量检测和多元检测的方向发展,更加体现出金标技术的优势。总之,快速检测技术的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使之在食品卫生检疫和环境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纳米金指金的微小颗粒,直径为1到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在不影响生物活性的前提下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由氯金酸通过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各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其颜色依直径大小而呈红色至紫色。

对人的皮肤作用:

1、纳米金粒活化纤维细胞,可以唤醒沉睡细胞,强化胶原与纤维的紧密度,修补疤痕、扶平皱纹、紧实肌肤,提高细胞组织活化,抗氧化及抗衰老,令肌肤自发性的展现韵律性规则的收缩。

2、通过按摩纳米金颗粒可以全面渗入皮肤真皮层,让肌肤保水能力倍增,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对抗自由基,防止皮肤老化,使面部皮肤细纹减少,皮肤变得饱满紧实,充满弹性,从细胞到肌肤整个活化起来。

3、纳米金球体具有催化活性效果,可以快速全面穿透,渗入真皮网状层,形成弹性网膜,紧密连接,修护疲弱受损的细胞,活化纤维母细胞,改善肌肤弹性与张力,将弹力纤维与胶原蛋白纤维两者紧密结合,抚平皱纹,紧实肌肤,实现抗氧化、抗菌,解除各种肌肤问题,深层调理因皮脂病变所产生的问题。

扩展资料

我国科研人员在纳米金催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590792,91645203,21521091)等资助下, 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隽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Chongmin Wang 和匹茨堡大学Scott X. Mao课题组合作,在纳米金催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成果以纳米金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中的尺寸效应和动态结构变化为题,于2018年7月9日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自八十年代末发现纳米尺寸(2~5 nm)的金粒子具有低温催化活性以来,纳米金催化成为异相催化领域的里程碑之一。三十多年来,具有纳米尺寸的负载型金催化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但其异常显著的“尺寸效应”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迷。

李隽课题组在多年开展的金团簇及其纳米粒子催化研究基础上,发现纳米金催化过程中存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的动态单原子,因而提出了“动态单原子催化”的概念。

为揭示动态单原子催化的本质,通过利用环境电子透射显微镜和计算化学模拟的手段,首次揭示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中反应分子和金纳米颗粒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大的金颗粒(>4 nm)在与一氧化碳分子作用时只发生表面重构,不破坏颗粒的整体结构;而较小的金颗粒(~2 nm)在与一氧化碳分子作用时,金颗粒的整体结构被破坏,变成无定形的动态结构。

计算模拟表明,对于较小的金颗粒,表面吸附了一氧化碳的金原子可以源源不断地把反应分子输送到载体和金颗粒的界面处,从而与吸附在界面的氧气分子发生反应,大大加快了反应速率。因此金催化的尺寸效应可以由纳米金颗粒在反应条件下能否生成金的动态单原子而得以解释。

上述发现提高了人们对传统纳米金催化剂尺寸效应的认识,研究中所提出的动态单原子催化的反应模式可以解释更多的金属纳米催化现象,对纳米催化剂的动态反应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态纳米金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我国科研人在纳米金催化的尺寸效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70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