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越调是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地方戏,它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
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著名的越调曲目有申凤梅的《收姜维》、《诸葛亮吊孝》,还有毛爱莲的《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
越调的特点有:
1、越调的唱腔形式最早是曲牌体,到了清代中叶以后,就逐渐变成了板脸体。越调主要用宫调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质的曲牌调子中,偶尔采用其他调式来演奏。
2、越调的伴奏乐器在文场一般以象鼻四弦为主,后改造成短杆形式,搭配上弹弦乐器月琴,就构成越调伴奏的“三大件”。
3、越调有一些特殊的表演技巧,比如贾狗娃(假得酥)饰演大净角色能七窍出血,樊书运饰演周瑜时能咬牙作响,杜天云饰演赵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刘金钟饰演李俊时,还能变脸作色等。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
其演出形式有 越调宗师-申凤梅
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
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
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
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
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社火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艺术,一般在春节、红白喜事和农闲之时演唱,它起源于原始先民的图腾崇、祭祀歌舞,经过漫
长的历史演变,至清朝中期正式形成。
滩歌社火秧歌,又叫“射虎”,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唱,称为“耍秧歌”或“唱社火”。
按表演时间来分,有“社火”和“夜社火”两大类型。
“社火”在白天表演,以耍为主,以唱为辅;“夜社火”在夜晚表演以唱为主,以耍为辅。
按表演形式来分,有走高脚子、高抬、马社火、唱曲儿、耍狮子、耍龙灯、耍拳、扭大头、捣蒜罐、搬船、跑纸马等样式。
唱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有“大唱”、“小唱”和“秧歌”三大类。
“大唱”也叫“乱弹”或“梆子腔”,就是今天的秦腔。
“小唱”分为“背宫调”和“越调”,“ 背宫调”又由“前背宫”、“扭丝调”、“跌落金”和“后背宫”四个调组成;“越调”又分“小曲”和“套曲”,“小曲”又叫“一串铃”,“套曲”又叫“九腔十八调”。
秧歌”是一种歌舞小剧,可分为“生产生活剧”、“一生一旦”、“妖婆子”、“丢丑”和“说嘴”等。
下面主要说说“小唱”和“秧歌”的有关情况。
一、“小唱” “小唱”中的“背宫”原是音乐术语,即指“三弦定弦法”,凡定为5 6 3的为正宫调,定为1 5 1的为背宫调。
滩歌地区流传至今的背宫曲的歌词有三十多首,是一种体裁严整的曲子词。
“背宫调”一般有四个调,一是“前背宫调”,歌词为七言句;二是“扭丝调”,又叫“串毡调”;三是“跌落金调”,全称“跌落金钱调”;四是“后背宫调”,歌词为四言句。
“背宫”曲子中既有“前背宫调”又有“后背宫调”者叫“双背宫”,如《圣贤图》,《王祥卧冰》等只有“前背宫调”没有“后背宫调”,而用“尾越调”落音者叫“单背宫”,如《姜维叹汉》,《醉儿郎》等有的“背宫调”在中间加数段其他曲调,所加曲调统称“闹曲”,如在《吴王采莲》、《琴房送灯》中有“翻言调”、“杨柳青调”、“山丹梅花调”、“平调”等闹曲;有的“背宫调”还在“后背宫调”中加数句同一曲调的四言短句,叫“催句子”;还有少量“背宫调”的“扭丝调”不止一段,而有数段。
“小唱”中的“越调”有“小曲”和“套曲”两种。
“小曲”又叫“一串铃”,即一个曲子自始至终只用一个调,如《摆嫁妆》只用“织手巾调”唱,《卖草帽》只用“扬家绣荷包调”唱;“套曲”又叫“九腔十八调”,即一根曲子中的腔调变化多样,如在《五方观灯》中有“报喜调”、“十只香调”、“进茶山调”三个调,在《审苏三》中就有十八个调。
“越调”的腔调繁多,约有八十多种,其名称来源有四类:一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调名,如“花调”、“翻言调”、“平调”等;二是以“小曲”的歌名而得名的调名,如“放风筝调”、“蝴蝶报喜调”等;三是根据歌词的内容和唱腔情感而得名的调名,如“犯难调”、“伤忧调”、“忧愤调”、“灯花报喜调”、“扯不断调”等;四是以花柳等植物得名的调名,如“山丹梅花调”、“金簪花调”、“杨柳青调”等;另外,还有一些有腔无名或不知其名的调。
“越调”的歌词内容广泛,流传数千年,可分为“文本流传”和“口头流传”两大类。
“文本流传”是指从古到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演义故事、神仙佛道传说,如《三皇治世》、《曲江打子》、《审苏三》等;“文本流传”是指流传于百姓口头的歌词,是对各个历史阶段民间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十二月》、《喜重重》、《串毡》等。
无论何种流传方式,都是以忠臣良将、男女爱情、生活悲喜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关爱情的曲子又叫“酸曲”。
“越调”按叙事形式又可分为“叙事曲”和“十八扯”两种。
“叙事曲”一首曲子叙述一个故事,如《垫毡》、《十里亭》、《吴王造反》等。
十八扯是以花、月、酒等意象为依托,把前朝后世的各种人物典故拉扯杂合成一首曲子,如《绣十景》、《十二月点将》等。
在“小唱”中,无论是“背宫”还是“越调”,其演唱形式都可分为“引旦”、“坐班”和“搬船”三种。
“引旦”是指在春节的社火秧歌演唱中,用二胡、三弦等多种乐器为伴奏,以生、旦四人或八人成对走一种叫做“八步”的步形演唱,叫“扭八步”,或以数种角色一起走圆圈演唱,叫“扭圆圈”;“坐班”是指在一年中凡遇红白之事坐着演唱,又叫“贺喜”或“清唱”;“搬船”是指在秧歌表演划旱船时的演唱,一般以背宫曲为主。
在公众场合演唱的叫“公场”,在私人家中演唱的叫“私场”。
二、“秧歌 ” 如前所述,社火秧歌唱曲中的“秧歌”,其 “生产生活剧”真实的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如《锄棉花》、《四姑娘锄田》、《拾菜》等;“一生一旦” 一般是表现男女私情的情歌,如《蓝育莲担水》、《卖水》、《卖篦子》、《割绸子》等;“妖婆子”一般指后娘、阿家虐待小女、儿媳的故事,如《桂香女担水》、《王登龙休妻》等;“丢丑”一般是惹人发笑的幽默小品,如《瓜女媳拜丈人》、《瓜娃子拉驴》、《张公背老婆》等;“说嘴”又叫“王变”,相似于现代的快板,如《捉虼蚤》、《活疙瘩》、《说秃子》、《功家山相亲》等。
唱曲中的“秧歌”,其曲调大部分为一曲一调,如《野鹊花》、《二娘害相思》等;少部分借用“越调”中的“小曲”曲调,如《桂香女担水》为“十支香调”和“五更鸟调”;另外,还有眉户腔,如《亲家打架》、《花亭相会》等。
滩歌社火秧歌曲,从内容和曲调以及老人的讲述来看,其来源有三:一是本地百姓的创作,二是吸纳了周边地区如陇西、洛门、甘谷等地的曲子,三是山西、陕西等地的移民带来的曲子。
总之,滩歌社火秧歌从表演形式、唱词、曲调、内容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代代相传又发展演变,已成为今天滩歌民间文化艺术之花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