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选择性名词解释

知觉的选择性名词解释,第1张

知觉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和把握,在知觉过程中,有以下四种基本特性。

1.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的反映的特征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的知觉到的客体叫做对象,未被清晰的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2.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知觉的对象总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是知觉的整体性。

3. 知觉的理解性--个体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赋予的意义不同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绝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他,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和知觉结果的关系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具体的认识,即看得到,摸得到,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知觉:知觉则是对某一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他们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整体;

2、感觉的生理机制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经验在知觉中是必备条件,缺乏知识经验,就没有知觉现象产生。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两者都是直接的反映、都是感性认识过程;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紧密交织在一起,通常以感知觉形式出现,除新生儿或婴儿有某些单纯感觉之外,在儿童或成人身上均以交织在一起的感知形式出现。

扩展资料: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

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觉察到社会性事物的刺激,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对应性态度或者是行为,是我们试图了解和理解其他人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在知觉研究中采用的,用来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即知觉不仅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主体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经验。这种用法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用法有所不同。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知觉主要用来表示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47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