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俗语“无酒不成席”,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罗荣恒2023-02-15  30

在中国,有句话来形容喝酒的,那就是无酒不成席,所以在餐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的酒类有很多,有白酒、米酒、红酒、洋酒等等种类,每一种酒的度数都是不一样的。在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的原始发明者到底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源于何方呢?虽然没有有形的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具有天才想象力的老百姓却把酒的发明归功于神,从而诞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

中国民间流传“酒星造酒”的传说,把酒星当作天神,说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

宋代窦革在《酒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意思是酿酒的起源与宇宙的生成有关。

现代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光谱分析发现,宇宙外层空间存在着酒精分子,这些酒精分子是如何生成的?这个至今仍是个谜。

酒旗星是中国古天文学中用来确定某颗星的一个专用名词,酒星究竟在哪里?据《晋书·天文志》说,在“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轩辕,我国古星名,共十七颗星。酒旗星就在它的东南方。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记》一书中,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说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创造之一。

古代诗文中也常提到“酒星”或“酒旗星”。如号称“酒仙”的大诗人李白《月下独酌&S226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自称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的语句,反对曹操禁酒。此外,古人还有“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的诗句,都提到天上有管酿造的酒星。

酒,是酒星之作,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这是由于古代科学很不发达,人们以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美酒都是天上的星宿主宰的,地上的一切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就产生了“酒星造酒”的神话。

我国的酒与诗有着不解之缘,以诗取名的酒如湖北的“白云边”酒,当年李白路过此地,曾留下一首名诗:“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所以此酒取名为“白云边”。北京的“醉流霞”酒,出自孟浩然的诗“金灶初开花,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总而言之,中国酒名精彩纷呈,各有风骚,并且大都有一番来龙去脉。这也从一个方面揭示了我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没有具体出处。

相传乾隆年间,有两个秀才赴京赶考,中途在一家酒店吃饱喝足以后,谈起对酒、色、财、气的看法,在墙壁上各写了一首诗。第一个秀才写道:“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兽,气是惹祸根苗。”

第二个秀才接着写道:“无酒不成席,无色人渐稀,无财谁早起,无气被人欺。

后来,乾隆皇帝路过此地,看到两首诗写得都很片面,就随手又在上面写道:“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淫乃英豪,爱财不贪真君子,遇气能让祸自消。”

平仄和对仗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体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东”和“西”,“圃”和“园”,“青梅”和“绿草”,“发”和“开”,各自相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14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