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平衡是什么

恐怖平衡是什么,第1张

“恐怖平衡”,是一个有趣的假设:

一边是“坑害者”想通过坑害获益,一边是另外一群人,想通过抓坑害者获益。

“恐怖平衡”,又是一个悖论!

我想到一个模型。假设一个国家里只有2个人,他们2个负责两个垄断机构

。一个开了家饭店,所有人吃饭必须去这家饭店。另一个人呢,开了间厕

所,谁要上厕所,也只有这么一个厕所可以上。一开始,这两个人相安无

事,都按规定收费。不过后来这个开饭店的动了歪心思,他把本来10块钱

一顿的饭价提高了1000块一顿。另外那个人不能不吃饭啊,他要吃饭,就

必要掏这1000块钱。这样一来,开厕所的这个人受不了了,他承受不了这

么高的生存成本了。于是他也把上厕所的价格提高了,也是1000块一次,

另外那个人没办法,他也要如厕是不是?这样一来,开厕所的那个人的收

入也足以让他吃得起饭了。

按常理来说,这两个人都违反了社会规则,他们都用自己的权力来获取灰

色收入。但是,这样确实是达到平衡了,每个人的生活都和以前一样。

现在,我们将这个模型推而广之,扩展到整个社会。我们这里假设一开始

只有房地产商是获得暴利的,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个房子,我们不得

已只能接受这个剥削。那么,在房地产垄断的地位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各

行业的利益如何均衡呢?还是模型化处理,首先,地产商的孩子要上学,

教育行业的人可以提高教育费用,由此提高本行业收入;地产商也要生病

,医生可以尽可能开贵的药,将房地产商的暴利收入再次截获一部分,然

后可以是电信,交通等等,他们都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争取平衡。

在这个情况下,每个人都拥有高收入,却每个人都需要付出高成本。这样

一来,社会再一次趋于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教育高收费,医

疗高收费,只要手中有点权的人都尽量将自己的权力最大化。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在明规则已经失去作用的时候,每个人都利用这样或

那样的手段再次达成利益均衡。由于这种均衡是建立在非理性,非正常状

态的,我暂且将它定名了--恐怖平衡。

在恐怖平衡下,谁是不平衡者?第一就是没有任何权力去为自己创造平衡

的人。他们不占有资源,没有垄断能力,只能承受剥削。第二种是有权力

,却因为道德操守,不愿意违背自己良心的这样一群人。

对于第一种人,他们的出路有2条,第一条是尽量让自己变成占有资源的

人,比如通过受教育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最后剩下

的,就只能是获取血酬,也就是常说的犯罪。偷盗,抢劫,绑架,甚至造

反,用这种方式来达到平衡。

对于第二种人,可能一开始他们还会坚持自己的操守。久而久之,一旦他

们认清了这种平衡的实质,他们也不得不服从这个潜规则。我们能苛责他

们吗?他们也不过是为自己争取生存的权利。

在明规则失效的时候,主宰世界的,只能是丛林法则。

一方面,中国人的生存负担大,教育,医疗,

住房三座大山不提,各行各业,只要有权的,都在盘剥百姓,这样看来,

似乎老百姓已经过不下去,马上就要造反了;而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

从总体来看,生活却还是向前进的,大部分人都是比以前更好了。

这个问题就很奇怪了,悖论也由此而出。

相互保证毁灭(英语:MutualAssuredDestruction,简称M.A.D.机制,亦称共同毁灭原则)是一种“俱皆毁灭”性质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指对立的两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武器则两方都会被毁灭,被称为“恐怖平衡”。

此一思想假设双方都有足以毁灭另一方的武力,而且一方如果受到另一方攻击,不论理由为何都会以同样或更强的武力还击。预期的结果就是冲突会立刻升级到双方都保证会完全毁灭。大多假设核子大战的辐射尘与核冬天会毁灭全世界。但是这不是相互保证毁灭的基本假设。此策略进一步假设,两方都将不敢发动第一击。因为对方会在预警之后攻击,或是利用辅助的力量反击(第二击),结果双方都会毁灭。采用此策略的好处就是双方能有一种紧张但稳定的和平。支持相互保证毁灭成为美国与苏联战略思想的人认为能借此阻止核战。

相互保证毁灭(英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机制,亦称共同毁灭原则)是一种“俱皆毁灭”性质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指对立的两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子武器则两方都会被毁灭,被称为“恐怖平衡”。这是根据战略中的吓阻理论:要避免有人使用强大武器就必需部署这样的武器。此一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纳许平衡,双方都要避免最坏可能结果-灭绝。

此一思想假设双方都有足以毁灭另一方的武力,而且一方如果受到另一方攻击,不论理由为何都会以同样或更强的武力还击。预期的结果就是冲突会立刻升级到双方都保证会完全毁灭。现在大多假设核子大战的辐射尘与核冬天会毁灭全世界。但是这不是相互保证毁灭的基本假设。此策略进一步假设,两方都将不敢发动第一击。因为对方会在预警之后攻击,或是利用辅助的力量反击(第二击),结果双方都会毁灭。采用此策略的好处就是双方能有一种紧张但稳定的和平。支持相互保证毁灭成为美国与苏联战略思想的人认为能借此阻止核战。

此一策略主要在冷战时期(1950年代到1990年代)应用,并且被当成避免两大阵营全面直接冲突的助力。此一策略也造成军备竞赛,因为双方都要争取核子武力的平手,或至少保留第二击的能力。

威胁的可信度是保证毁灭的关键。双方都必须投下大量资本,即使不愿意使用也要。除此之外,双方都不可以有足以抵抗对方核子导弹的能力。这同时导致核武投射系统的多元化与强化(例如核子导弹碉堡,弹道导弹潜艇与躲在保险地点的战略轰炸机),以及导致反弹道导弹条约。

相互保证毁灭理论中的主要工具是核武器。所以经常根据核打击的能力来分类该理论:

无限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尽量让自己拥有比对方多的核力量,这个理论被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使用。

有限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在确定战略敌对目标后制造并维护能够毁灭对方1次的核打击能力,在冷战中被英国、法国广泛使用。

反击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指仅保存作为战略核反击的最低核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07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