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高僧得的什么道

得道高僧得的什么道,第1张

得道高僧得的是指参禅证悟。是指道家在传徒弟时候的讲经说道,道家多出现一些得道仙子或得了道的真人。得道高僧,说明这个和尚圆满了,得正果了,或者和尚顿悟了,是指参禅证悟,达到见道位的人称为得道高僧。也称为大善知识。但不包括错悟,以及未悟言悟者。即使名气再大仍是凡夫俗子。行正惠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

第一位汉僧朱士行。四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初传入时期的高僧:康僧会、竺法护、竺法兰、支谦、摄摩腾、佛图澄、道安、法显、义净、支遁等。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明末四大高僧: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禅宗: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法华宗: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华严宗: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唯识宗:戒贤、玄奘、窥机。净土宗: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律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道宣、允堪、元照。民国四大高僧:太虚、印光、虚云、弘一。

佛图澄(232-348)

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一带),西晋永嘉四年(310)到洛阳,以鬼神方术深得石勒、石虎信任。经常参议军政大事,多次以佛教劝石氏施行“德化”、“不杀”、不为暴虐、不害无辜“。以他的影响和智能规劝石氏止杀,从此二石将他视为神人。。 

慧远(334—416)

东晋杰出的高僧。东晋时代社会极不稳定,使他产生了避世思想,多次谢绝官方荐举。他21岁从道安出家,坚持出家僧侣不跪拜帝王。同时首次主张同儒、道名教相调和,受到了帝王将相们的尊敬,使佛教得到全面发展。

法显(约337—约422)

东晋人,是我国古代一位艰苦卓绝的伟大旅行家和杰出的佛教翻译家,他在已过花甲之年的62岁从长安出发,穿行大戈壁,经西域三十余国,过喜马拉雅山九死一生,行程数万里。历经14年,于412年到达山东半岛的青岛崂山。他不仅带回梵本佛经数十种,译经数十卷。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旅行记《佛国记》。

鸠摩罗什(343—413)

古龟兹人,中国佛教四十译师之一。他7岁随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经论,对汉文修养很高。因此他译的经,特别为中土佛经所乐诵。对后来的佛教文学,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功不可没。他自公元401年到长安,先后译经300余卷。

菩提达摩(?—528)

古南印度玉王第三子,立志到中国弘扬“大乘”佛教。据禅宗史籍记载,他是释迦牟尼以下的第28世祖,是中国禅宗初祖。

他到金陵后同梁武帝谈禅,语不投机,决意渡江北上传教,据说达摩渡江时,西岸百姓想见识这位远方高僧的本事,便故意把船都开离码头。达摩便向一位老妇借了一根芦苇放入江中,然后立足苇上,一会便漂到北岸。他隔江向老妇施礼,并将芦苇推过江去。

道生(生卒年不详)

东晋僧人,聪明异常,15岁便能登座讲法。从罗什游学多年,对佛旨已深达玄奥。依据“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佛理。他提出“一阐提人皆可成佛”此创见在当时可谓闻所未闻。守旧之徒便说他邪说惑众,遂把他摈出僧众,逐出建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99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