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是什么

组织力是什么,第1张

组织力是一种合力。组织一词在我国的原始意义, 是将丝麻织成布帛, 最早是编织的意思。后来引伸到社会管理上来。唐朝著名国学大师孔颖达说:" 又有文德能治民, 如御马之执矣, 使之有文章如组织矣。" 这里的意思是:组织, 就是将物的构成部分组合为整体。

拓展资料:

组织有两种含义:一方面, 组织是人类最一般的、常见的现象, 如政府机构、军队、警察、工厂企业、公司财团、学校、医院、党派、工会等组织, 它代表某一实体本身。另一方面, 组织是管理的一大职能, 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资源配置的活动过程。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从管理学的角度,所谓组织(Organization),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

早在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就明确提出了组织力的概念,并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决定中日两国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加以强调。在其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着力加强组织力建设,使我们国家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有政治优势,从而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举办奥运会这样的重要考验面前彰显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可以说,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一个有着7400万党员的大党来说,组织力的强弱,始终是决定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弱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因素。本书着眼于国家、政府宏观的组织管理,同时兼及企业等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通过理论阐述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来阐明加强组织力建设的重要意义、追求目标和实现途径。

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其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来源,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具有很大的影响。全党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何,关系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领导水平,关系党所肩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

组织力的组成:

1、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力主要指对党的政治路线以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的准确理解把握及实践执行能力,确保基层党组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切实加强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

2、组织覆盖力

组织覆盖力主要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能力,其目标要求是形成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3、群众凝聚力

群众凝聚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社会号召力突出表现在用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感召和鼓舞人,汇聚形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组织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98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