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什么

雾是什么,第1张

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它在春季二至四月间出现较多,其形成的条件包括冷却和加湿,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它在春季二至四月间出现较多,其形成的条件包括冷却和加湿,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颜色特征:

当白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它所透过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体同一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都被透明体吸收掉了。如果一种透明物体能使各种颜色的光都透过,那么,这种透明体就是无色的,如冰。但是,水变成雾之后,就形成了许多反射面。

这时,光线就透不过去,而是被反射出来了,也就是说,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雾就变成白茫茫的了。雾的本质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只要空气温度达到或相当接近露点,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而生成雾。当气温高于冰点时,水汽凝结成液滴。当气温低于冰点时,水汽直接凝结为固态的冰晶,比如冰雾。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

根据凝结的成因不同,雾有数种不同类型。当气温高于冰点时,水汽凝结成液滴。当气温低于冰点时,水汽直接凝结为固态的冰晶,比如冰雾。

雾读作wù。

1、雾(拼音:wù)。

2、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雾”是形声字。小篆从雨,敄(wù,móu)声。古“雾”字。本义为雾气。引申为比喻轻细。又引申为比喻浓密。

3、籒文霚省。洪范曰蒙,古文尙书作曰雺。徐邈音亡钩反。宋世家作曰雾。雾卽霚。霚者,雺之小篆。

4、雾。

雾的注音:ㄨˋ

雾的部首:雨部

雾的笔画:13画

雾的笔顺: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フ丶フノ

笔顺读写: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撇折捺折撇

5、雾的解释。

基本解释:

1. 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飘浮在地面上。

2. 像雾的东西 喷~器。

详细解释:

〈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

如:喷雾器。

〈形〉

1. 比喻轻细的 。

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

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

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

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79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