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子面是什么东西?

橡子面是什么东西?,第1张

橡子面其实是橡树或栎树种子磨成的粉。

橡子鄂东山区比较多,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橡子可以吃,但是一些橡子(尤其是红橡木的黑橡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食用会感到苦涩。

历史

据说古人食用橡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但橡子不好吃,只是在不得已时才被用来充饥。

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描写一位老农妇因粮米被官府搜刮盘剥殆尽,只好靠拾橡子聊充饥肠。

唐张籍《野老歌》云:“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说的是老人家中土地少且庄稼长得不好,赋税又多,没有粮食吃,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

橡子面是用橡子树果壳的果实研磨的粉,然后用粉做成的面就叫橡子面

把干净的橡子仁用水浸泡后,像磨豆腐一样磨成粉碎(新鲜的橡子亦可带皮粉碎后分离壳皮),在稀布上(或细箩)用水涮,过滤去渣,沉淀后倒掉清水,时久自干即为橡子面,民间又叫“粉尘儿”。

橡子

橡果: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橡树.栎树的果实,长圆形,含淀粉和少量鞣酸,外壳可以制栲胶,又被叫做橡实、橡子。有的地区叫做橡碗子。橡子主要产于我国的鄂东山区。 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用的原料。橡果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制成橡子面。

橡子与榛子有什么区别

一、外观不同

1、橡子: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

2、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果实为黄褐色,接近球形,直径0.7-1.5 cm。

二、果树不同

1、橡子:橡树又名栎树,是对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共有栎树300多种,我国有60种左右。由于栎树能适应广泛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栎属树种分布。橡树生长迅速,抗干旱,少虫害,无需专人管理,荒山野岭,沙丘薄地,均可栽种。所结果实,易保存。加工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

2、榛子:榛子的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边缘长有不规则的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短而柔的毛,长5-13 cm,宽4-7 cm;叶柄长1-2 cm,细毛密布;托叶小,易早落。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菜荑花序,鲜紫褐色,雄蕊为药黄色;雌花2-6簇于枝头,在开花时,被包在鳞芽内,只能看到两个红色的花柱

三、食用价值不同

1、橡子:橡子作为食品除直接用作食用橡子面、橡子淀粉外还可作豆腐及用于酿制。

2、榛子:榛子是国际畅销的名贵干果,可加工后直接食用。也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杏仁、榛子、腰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1. 橡子仁做的面条

2. 将干净的橡子仁用水浸泡后,像磨豆腐一样在磨上粉碎(新鲜的橡子也可以带皮压碎,再去壳皮)。在薄布(或细篮)上用水冲洗,过滤除去残渣,沉淀后倒出清水,时久自干即为橡子面。民间又称“粉尘”。经过风干后,橡子粉和我们吃的面粉一样细腻。可在秋冬季节储存

3.它出现在美国当地人和韩国饮食文化中。在韩国,有以橡子为原料制作的“果冻”和“面条”。此外,烤橡子也是一种零食,类似于榛子和美国杏仁等干果。橡子只长在大树上。所以它象征着耐心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75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