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尺等于多少厘米?

一公尺等于多少厘米?,第1张

1公尺(m)=100厘米(cm)。

米又称“公尺”,千米又称“公里”,分米又称“公寸”,厘米又称“公分”,毫米又称“公厘”。所以一公尺,就是一米,一米等于一百厘米。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1983年起,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扩展资料:

长度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纳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附:俗称公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米

1公尺(m)=100厘米(cm)。

公尺即“米”(metre/meter),符号为m,一米等于10分米。可用来衡量长、宽、高。“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计量学认识的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2019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对它们定义的文本进行了修订。2019年5月20日起,米的定义更新为:当真空中光速c以m/s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来定义米。其中秒是由铯的频率ΔνCs来定义。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

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后来演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1791年,该方案获法国国会批准。1799年12月10日,法国通过公制系统,开始正式使用米制。

1. 1公尺(m)=100厘米(cm)。

2. 公尺即“米”(metre/meter),符号为m,一米等于10分米。可用来衡量长、宽、高。

3.1米的长度最初被定义为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地球赤道到北极距离的十分之一,后来确定了国际米的原型。随着人们对度量衡知识的不断深入,米的长度的定义也被多次修改。

4.从1983年开始,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以1/299792458秒传播的距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74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