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是如何来的

天然气是如何来的,第1张

天然气的产生: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天然气蕴藏在地下约3000-4000米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比重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天然气公司皆遵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以资用户嗅辨.

近年来,天然气早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运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人们对它的认识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天天接触所以熟悉,但是又对它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燃烧后的产物又有哪些呢。

天然气的组成成分

天然气是由深埋在地下的古生物,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天然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稳定性好、环保灯一系列优点,是一种首选的环保能源,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甲烷,其化学方程式是CH4,热值达到8500卡/米3,它主要是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当然也有少量的出于煤层,除了含有甲烷外,天然气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通常来说,甲烷含量高于90%的称为干气,甲烷含量低于90%的称为湿气。

天然气的形成

天然气从广义上来说是埋藏于地层中自然形成的气体的总称。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然气,一般是指甲烷天然气本身是由古生物产生,故是由有机物转化而来,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天然气的组成成分和比例也是有差别的,现在天然气储存大部集中在海洋,在亿万年前,那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污染少、开发少,海洋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使许多海洋生物得到迅速繁殖。根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便成为了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

但是,这些遗体要转化成为天然气,还不仅仅这么简单,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海洋每年都会大连的沉积物,专家介绍,海洋每年接受160亿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样,年复一年的沉积物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在不断下的沉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并会造成生物遗体便长期与空气隔绝,真因为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生物遗体开始慢慢分解,再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并成为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天然气。

天然气的运用就是为了使其燃烧而产生能量,那么天然气的燃烧是怎么样的,它会燃烧会产生伤害身体的有毒气体吗?

天然气的燃烧

首先从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来看:CH4+2O2=(点燃)=CO2+2H2O+热量很明显,燃烧天然气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及水蒸气。且不对大气层释放二氧化硫和小微粒物质,所释放的有害物质也比其他矿物燃料,如煤及原油等少很多,并且二氧化碳不会直接伤害身体,二氧化碳积聚过多会对臭氧层造成一定伤害,但相对其他能源来说,这已经是现今最为清洁的能源了。

天然气的热值

高热值39.82MJ/M3

低热值35.88MJ/M3

天然气作为大众生活中运用如此广泛能源,对它有深入的了解可对日常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

中国天然气分为国内气和国外气,国内气的主产区有新疆、四川、内蒙、陕西,其他的产区产量都比较低了。

国外来的气分为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管道气主要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东南亚的缅甸,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

分布地域

中国沉积岩分布面积广,陆相盆地多,形成优越的多种天然气储藏的地质条件。根据1993年全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的预测,中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8万亿m³,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层系分布以新生界第3系和古生界地层为主,在总资源量中,新生界占37.3%,中生界11.1%,上古生界25.5%,下古生界26.1%。天然气资源的成因类型是,高成熟的裂解气和煤层气占主导地位,分别占总资源量的28.3%和20.6%,油田伴生气占18.8%,煤层吸附气占27.6%,生物气占4.7%。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中国气田以中小型为主,大多数气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1991-1995年间,中国天然气产量从160.73亿m³增加到179.47亿m³,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3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67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