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荆襄九郡是原有荆州七郡加上先后新置的章陵郡和南乡郡的合称。
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汉族原居地区之一。
简介
荆州在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又逐渐减小。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
来源:百度百科-荆州
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章陵郡和南乡郡。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荆州是湖北省辖地级市,荆州的美食很多,其中通常有荆州鱼糕、鱼丸、千张扣肉、皮条鳝鱼、冬瓜鳖裙羹、珍珠糯米丸子、江陵八宝饭、公安牛肉、松滋杜婆鸡、石首笔架鱼肚、洪湖莲藕藕带、洪湖野鸭。小吃:早堂面、公安锅盔、公安豆皮、米丸子、元豆泡糯米、黄家堂牛肉米粉、小胡鸭等。
荆州鱼糕做法:选取鲜活的青鱼或草鱼,收拾干净后剔去皮骨得到鱼肉。如果想让鱼糕颜色洁白,还需要剔掉两侧的红肌。然后鱼肉用清水漂洗几次,去掉血水和表面的脂肪。将鱼肉切片并剁成鱼泥,如果不嫌麻烦,也可以用刀刮取鱼蓉,这样可以避免鱼刺进去。
添加鸡蛋清、葱姜末、白胡椒粉、盐和淀粉。顺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并用清水调节粘稠度。然后加入切丁的肥肉,继续搅打均匀。找一个容器,内壁抹上油后,将鱼糜缓缓倒入,厚度4-5公分为宜,再用沾水的勺子平整表面。需要提醒一点,鱼糕在蒸的过程中会膨胀,因此不要装得太满。然后是上锅大火蒸制25分钟,然后倒上蛋黄液,继续蒸5分钟出锅。
分类: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解析:
喜欢三国的人对荆襄九郡的说法肯定是不陌生的,但很多人一直没弄清这九郡到底是哪九郡,荆州到底有几郡。小弟不才,索性抄抄书,说说汉未三国时荆州的地理沿革。
先从“荆襄九郡”说起吧。这个说法相信大家大多跟我一样是从《三国演义》里看来的,罗贯水的地理知识实在是比较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我也不准备为他圆这九郡之说。
史书中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荆襄九郡的提法,一般是七郡或者八郡。七郡相信大家看看《后汉书》就知道,是南阳、南郡、江夏、长沙、武陵、零陵、桂阳这七郡,那八郡呢?
表顾问越,越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
——————《三国志刘表传》裴注所引《司马彪战略》
《后汉书刘表传》中也有差不多一样的说法,《后汉书》作者范晔和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是同时代的人,我估计两人所引的材料同出自《司马彪战略》,只是《后汉书》中未注明出自何处并且对原文有所改动而已。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出来了一个【荆州八郡】的提法,我手里的《后汉书》对此有一个注释:
汉官仪曰,荆州管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武陵、南郡、章陵等是也。
相比《后汉书》中的七郡,这里多了个章陵出来,这个章陵郡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
《三国志刘表传》中裴注——傅子曰:越,蒯通之后也,……诏书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
《后汉书祢衡传》里记载有黄祖的长子跟祢衡的交往: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黄祖长子黄射也当过章陵太守。
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这是《后汉书郡国志》的结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的郡县沿革只到汉顺帝时为止,这时的荆州只有南阳、南郡、江夏、长沙、武陵、零陵、桂阳七郡,那么章陵郡应该是在这之后设置的————个人认为当是桓、灵二帝时所置,特别是灵帝时,有黄巾之乱,南阳太守被杀,但隶属于南阳的章陵却似乎一直安然无事,并且南阳太大(后来也多次被划分出新郡来),加上章陵乃是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宗庙所在,地位非同一般,所以在剿灭黄巾之后分南阳置章陵郡是很有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是董卓当权以后所置。
正史先按下不表,看看演义先:
如果没弄错的话,演义里第一次提到荆州有九郡是在第三十一回,孙干曰:“成败有时,不可丧志。此离荆州不远。刘景升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更且与公皆汉室宗亲,何不往投之?”
如果我们跟贯水兄较较真的话,这时整个荆州算来算去也只有八郡,而且南阳还不在刘表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刘表手里其实只有七郡之地,可见这九郡之说是个BUG无疑了。
但在演义里,这荆襄九郡的叫法就一直延用,罗贯水可不管你曹操又置了哪个郡,孙权又置了哪个郡,反正就是九郡,于是有人要为贯水兄圆这九郡之说,提出个“汉上九郡”的说法。
这汉上九郡之说其实也还是出自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亦欲作铜雀台诗。刚才下笔,忽报:“东吴使华歆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以妹嫁刘备,汉上九郡大半已属备矣。”
汉上九郡是哪九郡演义里没说,为什么没说我不清楚,不过如果一定要说,我担保贯水兄也是说不出来的,他硬要说,只怕也只能说这九郡是南郡、汉昌、宜都、襄阳、江夏、武陵、桂阳、零陵、长沙。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这九郡中能跟汉水扯到点关系的少之又少,桂阳和零陵这样离汉水上千里的地方也能归入汉上九郡?
其实BUG就是BUG,演义里除了荆襄九郡之处还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六郡是有的:九江 丹阳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可这八十一州你上哪找去),还有西川四十一州云云,如果哪位有工夫,大可以慢慢地帮贯水兄圆^_^
当曹操取得荆州之后,按《晋书》的说法:
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
襄阳和南乡没什么问题,枝江以西的临江郡实际上就是后来刘备手里的宜都郡(今湖北宜昌一带),可是章陵却不见了,难道突然消失了?不过《晋书地理志》中又有:及武帝平吴,分南郡为南平郡,分南阳立义阳郡……
这里的义阳郡实际上跟前面的章陵郡所辖范围差不多(今湖北枣阳到河南桐柏一带),义阳郡所辖的安昌其实就是章陵,只是在改朝换代之后它的名字被改掉了。
那么我想有有可能是曹操取荆州之后,省掉了章陵郡,而司马氏后来又在同一块方置了个义阳郡,当然,郡治是有变化的。
赤壁之后,孙权又分长沙为汉昌,那么到建安二十四年,荆州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曹操 南乡、南阳、襄阳、江夏(孙曹两家都有各自的江夏郡,曹操的江夏太守是文聘)
刘备 南郡、宜都、武陵、零陵(虽说关羽遥领襄阳太守,但有名无实,所以不算)
孙权 江夏、汉昌、长沙、桂阳
三家分荆,一家四郡,还是很公平的^_^
曹操为什么要省掉章陵郡,我想他应该是有自己的考虑的,章陵离襄阳比较近,而襄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襄阳是需要设一个郡的,加上曹操又在原来的江夏北面设了个江夏郡,等于是进一步压缩了章陵郡的空间,所以章陵郡就显得多余了,于是把南阳重新划了一下,以前是把南阳东南方向分出来置了章陵,现在则省掉章陵,但考虑到这样一来南阳范围太大,又把南阳西部分作南乡郡。
而后来司马氏置义阳郡,我想一个是人口相对曹魏时多了,再一个则是吴国已经被灭了,两个江夏合二为一,把一部分江夏北部的地盘和南阳东南的地盘分出来设置义阳郡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多说了。
荆州经过三国的洗礼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相比汉代大大减少,可是郡县却格外地多了起来,相应的,官员也多了起来,这样的一个朝代,如何能长治久安呢。但愿人们在对三国津津乐道之时,别忘了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惨状。
附——《晋书》、《后汉书》所录荆州郡县及人口统计:
荆州统南郡、武昌、武陵、宜都、建平、天门、长沙、零陵、桂阳、衡阳、湘东、邵陵、临贺、始兴、始安十五郡,其南阳、江夏、襄阳、南乡、魏兴、新城、上庸七郡属魏之荆州。及武帝平吴,分南郡为南平郡,分南阳立义阳郡,改南乡顺阳郡,又以始兴、始安、临贺三郡属广州,以扬州之安成郡来属。州统郡二十二,县一百六十九,户【三十五万七千五百四十八】。
———————————《晋书地理志》
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南郡[*秦置。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江夏郡[*高帝置。雒阳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零陵郡[*武帝置。雒阳南三千三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桂阳郡[*高帝置。山领山。在雒阳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一千四百三。
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雒阳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长沙郡[*秦置。雒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右荆州刺史部,郡七,县、邑、侯国百一十七。(注:累计近一百四十万户,以一户五口计,顺帝时荆州有七百万人口之多,而司马氏一统时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了)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