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音分清辅音和浊辅音两类,清辅音又分为强送气音和弱送气音两种。
发音的时候,从肺里出来的气,经过口腔或者鼻腔时受到阻碍时形成的音,也叫子音。辅音依元音而存在,辅音与元音配合,产生音节,组成语言的多样化。
1、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做清辅音,清辅音根据发音时送气与否可以分为:送气清辅音和不送气清辅音两种。其中,送气音又可以分为强送气音和弱送气音两类。前者,在国际音标符号中用字母的右上角加标一个小的“h”来表示;后者,用类似于英文的省文撇的“'”来表示。
2、发音时声带震动、不送气的叫浊辅音。
扩展资料:
发辅音时,有关阻碍部位的肌肉,产生局部的紧张,如发[t]时,舌尖部位紧张,发[k]时,舌根部位紧张。发辅音时的气流要比发元音时的气流强。语音学上将辅音的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成阻,是发音时阻碍作用的开始形成,发音器官从静止或其它状态转到发一种辅音时所必须构成阻碍状态的过程,如发[p]时,双唇紧闭,软腭上升;持阻,是发音中阻碍作用的持续,发音器官从开始成阻到最后除阻的中间过程;除阻,是发音中阻碍作用的消除,发音器官从某一状态转到原来静止状态或其他状态的一种过程。
辅音在成阻、持阻或除阻时都能发出声音,持阻时发出的声音可以延长,如[s]、[m];除阻时发出的声音不能延长,如[p]、[k]。
特点:
1、发音方法:辅音发音的机制,例如鼻音(通过鼻腔)、塞音(气流被完全阻塞)、或是近音(近似元 音)。
2、发音部位:在声道中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及所牵涉到的发音器官,例如双唇、齿龈、软颚等。一个辅音有时可能牵涉不只一个发音部位,例如颚音化或喉壁化的辅音。
3、清浊音: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发浊音时,声带有充分振动;发清音时,声带完全不振动。
4、气流机制:通过声道的气流的产生机制。在大多数语言中,所有辅音都采取肺呼气机制,但部分语言也会使用紧喉音、内破音、搭嘴音等气流机制不同的辅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辅音
辅音按发音部位可分为:
唇音、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齿音、卷舌音、齿龈音、齿龈後音、龈颚音、舌面音、硬颚音、唇硬颚音、软颚音、唇软颚音、小舌音、舌根音、咽音、会厌音、喉音。
按发音方法可分为:
鼻音、塞音(爆音)、擦音、塞擦音、近音(无擦通音)、闪音(弹音)、颤音。
清浊音: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发浊辅音时,声带有充分振动;发清辅音时,声带完全不振动。
VOT(voice onset time):一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到声带开始震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送气与否与VOT有关。
定义
新华词典对辅音的定义是这样的:发音的时候,从肺里出来的气,经过口腔或者鼻腔时受到阻碍时形成的音,也叫子音。辅音依元音而存在,辅音与元音配合,产生音节,组成语言的多样化发音。
对其认识一般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辅音,又叫子音。二是认为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清辅音。三是认为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而发出的声音,这种主要依靠阻碍发出的音叫浊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