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晶体

什么是晶体,第1张

晶体是有大量微观物质单位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

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晶体具有自范性,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三大类。

常见的晶体有钻石,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沥青、橡胶,玻璃。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一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

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排列的三维空间周期性结构,是晶体最基本的、最本质的特征。非晶体是无定形体,或称非晶体、非晶形固体,是其中的原子不按照一定空间顺序排列的固体,与晶体相对应。

常见的无定形体包括玻璃和很多高分子化合物如聚苯乙烯等。只要冷却速度足够快,任何液体都会过冷,生成无定形体。其中,原子尚未排好在热力学上有利的晶态中的晶格或骨架便已失去运动速度,但仍保留有液态时原子的大致分布。

1、晶体(crystal)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2、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3、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三大类。

4、具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熔点和各向异性的固态物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5、晶体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原子团)有规则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晶格,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某种几何多面体的平面称为晶面,由于生长的条件不同,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种晶体晶面间夹角是一定的,称为晶面角不变原理。

晶体(crystal)即是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

从宏观上看,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呈对称性的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冰呈六角棱柱体;明矾呈八面体等。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机械强度、导热性、热膨胀、导电性等,称为各向异性。

晶体的简介。

晶体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原子团)有规则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晶格,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某种几何多面体的平面称为晶面,由于生长的条件不同,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种晶体晶面间夹角是一定的,称为晶面角不变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51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