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带是什么

小行星带是什么,第1张

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小行星有120437颗。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这个区域因此也被称为主带。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也起着作用。

小行星带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但是,因为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小行星带内最大的三颗小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

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一片广阔的带状物质区域,其 间大概有数百万颗小行星绕太阳公转。从小行星新晋为矮行星的谷神星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这些小行星零散分布在这片巨大的带状太空区域 内,穿带而过的飞船基本上难以碰到 一颗小行星。它们一般成群公转,相 互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称之为柯克伍德空隙,这种空隙是由木星引力导致。 木星的引力偶尔会把一颗小行星拉出轨道,抛向太阳。在罕见的情况下, 会有一颗小行星脱离小行星带,直奔地球而来。

查看更多《美国国家地理自然人文百科》

小行星带是指木星和火星之间存在的小行星的密集区,是宇宙中存在的天体比较多的区域,有人估计在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有几十万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大小不一,有的几十英寸有的十几英寸,有的像小星球一样大,有的比地球的某些地域还小,有时候一些行星会距离地球特别近,而这些也叫做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它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太阳的引力和木星的引力对小天体的共同作用,从小行星带被发现之后,天文学家们就曾经认为小行星带可能是有一颗行星被撞碎之后形成的。

小行星总质量很小

小行星带的小天体数量虽然很多,范围也相当大,但是它们的总质量其实是相当小的,计算发现它们加起来也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因此形成小行星带的原始星体也不会是行星,而顶多是像谷神星这样的矮行星天体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27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