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的含义是什么?

起居的含义是什么?,第1张

起居,也就是生活、工作的作息,它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的安排。起居有常,即指导人们要妥善处理好生活的各个方面,遵循生活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清代医家张隐庵曾经说过:“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得死。能调养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也”。就说明了起居有常对于强身延年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起居的意思:日常生活作息。

读音:qǐ jū。

引证:《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郑玄注:“起居,犹举事动作。”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明冯梦龙《楚江情·不将献谗》:“凡百事要来报取,报知,吾当饶汝,若还不报时,鞭笞受楚,仔细堤防相公起居。”

起居造句

1、妈妈体贴入微地照顾着全家人的饮食起居。

2、家庭不仅仅是家人起居的场所,不仅仅是衣、食、住的房间,更是几颗心灵融会交流的桥梁。

3、国庆旅行到外地,事先了解目的地;避免气候伤身体,不因轻松而大意;生活起居靠自己,遇到问题莫心急;愿你烦恼忧伤全屏蔽,国庆旅行更顺利。

4、你一定要好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营养,多多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共叙离别之情。

5、老骥伏枥的老王,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自行打理,不愿劳驾别人。

6、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7、她竟日忙碌地照顾一家老小的起居。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的生活与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了下来。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在起居方面也有着礼仪文化。而我今天所讲的,正是起居礼仪,内容如下:

1、按时作息,不打扰他人。在睡觉之前互道晚安,有顺序的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如果半夜起来上洗手间,要轻声慢步,以防打扰到他人休息。

2、早晨起床,穿衣洗漱要迅速,有条理。自觉主动地叠好被子,理好床单。如果家人和舍友还没起床,要轻手轻脚,避免发出过大声响,吵醒他们。

3、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及长辈自己去哪儿,去做什么。得到了许可方可外出,并与长辈说再见。归来时,要告诉父母及长辈自己回来了。

4、当家长,长辈房间关着门时,进家长、长辈房间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进入。

5、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要照顾父母。主动为他们倒水、送药。

6、逢年过节,以及父母生日时,都要向父母送上节日祝福,最好亲手给家人制作生日礼物。

哲学家培根说过: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愿你我同行,用礼仪提升自我素质,把起居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起营造美好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25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