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是自隋唐到清末时期的官方考试制度,数千年来无数寒门子弟本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挤破头颅置身科举都是为了通过考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能够高中进士者便能步入仕途,而“连中三元”者更是能够光宗耀祖、平步青云。那么“连中三元”中的“三元”又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连中三元”,是来自科举考试,指考生连续考中“解元”、“会员”、“状元”。
在科举考试中,有着一套规定的程序,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完备成型为例,考生必须先通过地方主持的科举考试如县级的,即“童试”,通过者便成为“秀才”。
成为“秀才”之后,便资格参加省城举办的科举考试:乡试。在乡试中入取的学员为“举人”,而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则为“解元”。这便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在乡试中通过后的举人(包括解元)便又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之所以说他更高一级,是因为他的考试地点在京城,同时考生为百里挑一的“举人”,这些举人在会试中考取通过后便称为“贡生”,而第一名则称之为“会员”。这又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在会试中考中的考生大致为三百名,这三百名考生将参加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在殿试中几百名考生经过筛选后录取的则称之为“进士”,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能考中进士的已是相当了得,同时在殿试中又分为“三甲”,三甲中的第一甲录取名额只有三名,而第一甲的第一位则为“状元”,也就是连中三元中的最后一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状元,也不见得能够连中三元,因为连中三元需要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同时考取第一名。
那么一千多的科举考试中有没有连中三元的考生呢?这还真有!
这里以文试为例,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有18名考生曾连中三元。虽然这些考生不见得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但他们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的精神完全值得我们去认识。
唐朝三名: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
宋代六名:孙何、王曾、宋庠、杨寊、冯京、王岩叟。
辽代一名:王棠。
金代一名:孟宋献。
元代一名:王崇哲。
明代三名:黄观、李骐、商辂。
清代三名:陈沆、钱棨、陈继昌。
科举考试在清末1905年废除,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建立了“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时至今日,仍旧是无数考生改变命运的途径,虽然没有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殿试”,“解元”“会员”“状元”之说,但同样十分残酷,比如考取名校“清华大学”,在几百万考生中只招取近3000人左右而已。那么考取清华大学与连中三元哪个更难呢?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我们就以明代为例,隆庆四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约为4万人,连中三元者理论上为一名,那么它的概率为:0.0025%。而高考我们就以这几年的平均来看,大约每年考生950万,而录取清华的考生大约3500人,那么考中清华的概率为:0.036%
由此可见,单从概率来讲,连中三元比考进清华要难许多,但是这还仅仅是理论上来讲,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每次科举考试都有连中三元者,即便是状元,也不能保证在乡试和会试中考得第一名,而清华大学每年都有规定的招取人数!所以,从各方面分析,连中三元比考取清华大学要难得多。
其实无论科举还是高考,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笔者也是曾是万千考生中的一员,深知寒窗苦读之艰难,在此,笔者预祝今年的高考考生们能够金榜题名,考取自己向往的高校!
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第一名即为“解元”,在礼部举行的会试第一名即为“会元”,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连中三元代表某人三次考试都是第一,这个词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连中三元解释
“连中三元”是用于形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情况,指某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这种说法大致出现在宋代。宋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考得“秀才”之后,才算获得了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接下来,首先是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又称“秋闱”。此考连考3场,每场3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段说的便是乡试中举的情形。在“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则称为解元。
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3场,每场3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四月份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第一名称为状元。自古言:“文不称第一,武不称第二。”客观地说,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连中三元”,确实相当难。据史料记载,历代数下来,总共出现过17次“连中三元”的情形,另外还有2次武科举的“连中三元”。
“三元”指时之元、月之元、岁之元。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中国元旦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