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谁

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谁,第1张

《黄河大合唱》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光未然的词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活动家和教育家,聂耳道路的继承者。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祖籍广东番禺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出生时父亲已去世,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1918年回国后,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酷爱音乐。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拉小提琴,吹单簧管,并担任指挥。1926年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

同时参加南国社,结识了田汉、张曙等人。1929年10月离沪到新加坡,随后又去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先后随小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等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1931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高级作曲班学习,主攻作曲和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考生。

留法期间,他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夏毕业,接着绕道欧洲、非洲回国,先在上海百代公司工作,创作了《战歌》等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太平天国》、《日出》、《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黄河大合唱》作曲是冼星海。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1928年进入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肺病在莫斯科病逝。冼星海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

冼星海及《黄河大合唱》评价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黄河大合唱》具有鲜明的多声部复调音乐特征,不同于简单的大齐唱。所谓多声部复调,就是在一首作品中,由几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纵向结合在一起,这种写作技法使音响效果达到如赞美诗’般雄浑饱满的效果。

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冼星海,他1939年谱曲,黄河大合唱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八个乐章组成。

1926年春,冼星海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萧友梅特地安排他抄谱、做图书管理员,以弥补生活费。

1927年,萧友梅和蔡元培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翌年,冼星海由北平来上海考入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攻读理论作曲,并在院刊发表《普遍的音乐》一文。

1935年5月,在冼星海即将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之时,杜卡教授突然病逝,冼星海不得不结束在高级作曲班的学习,加上他也急于回国,便在友人帮助下搭乘免费货船回国。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冼星海深入学习了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丰富了音乐修养,开阔了艺术视野。

冼星海的音乐美学风格:

冼星海的音乐美学思想十分丰富,音乐创作技巧形式多样。他运用在国外学习到的作曲理论和技法,进行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点的音乐创作,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特色和风格。

他力图用新音乐把中西音乐的精华凝聚在一起,一方面强调艺术的真实,另一方面强调与真、善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美,在艺术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冼星海始终强调“普遍的音乐”,强调音乐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群众性的结合,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他的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去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当前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12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