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焖

什么是黄焖,第1张

焖:焖是从烧演变而来的。焖菜的主料经油炸(或油滑、或水燎)后,再放适量的汤和调料盖严锅盖,用小火将主将焖烂。焖有红焖和黄焖,二者的烹调方法和用料都一样,只是调料有所差别。红焖所用酱油和糖色比黄焖多。红焖菜为深红色,黄焖菜呈浅黄。

黄焖菜大致有两类:

第一类是烹制高档原料,

如熊掌、鱼翅等。主料一般不挂糊,而是在经初步热处理后,直接添汤改用慢火焖制,或者是装入容器内入笼蒸至酥烂。

比如黄焖鱼翅,先是把水发鱼翅在沸水锅里焯透,然后捞入鲜汤锅并加鸡肉、鸭肉、火腿等配料,待慢火煨六七小时才取出。

往净锅里添入干贝汤,同时调入料酒、白糖、精盐、味精等,待放入煨好的鱼翅烧焖五六分钟后,出锅装入盘中造好型。另把锅里的原汤调正口味,视汤汁的浓稠度确定勾薄芡还是不勾芡,最后把锅里的汤汁浇在鱼翅上,撒上火腿末即成。

第二类则是烹制鸡、鸭及畜类等相对平常的原料。焖制时,主料一般都要经过改刀,并挂全蛋糊,然后下入热油锅里炸至断生。或者是把主料直接下到热油锅里,煸炒至上色才添汤加辅料,加盖后,用慢火焖至酥烂。

比如黄焖鸡,就是把雏鸡宰杀治净后,劈开再用甜面酱腌渍入味。挂匀全蛋糊后,下入六成热的油锅,炸成金黄色便捞出。锅里留底油,投入葱节、姜片、花椒和八角炸香后,放入甜面酱、酱油、清汤、盐和炸过的鸡,开小火焖至汤汁只剩下一半时,取出来抽去鸡的脊骨和腿骨,把鸡肉剁成长方块摆盘内,倒入汤汁再上笼,蒸5分钟便取出。

另把汤汁滗入净锅里烧沸,用湿淀粉勾薄芡后,浇在盘中鸡块上,即成。

在做这类黄焖菜时,挂糊要均匀,并且不能太厚,否则在焖制时极易脱糊,从而影响成菜的美观和质感。

拓展资料:

做黄焖菜时需要掌握的几个要领:

1、黄焖这种烹调方法很注重火功,火候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成菜是否酥烂软嫩。所以在焖制时,宜用微火加热,切不可大火急冲。

2、因为黄焖菜是以色取胜,故对菜肴的色泽要求也就更严格,那么在烹制时加有色调料的量就应当恰如其分,要是把握不准,也要做到宁少勿多。因为要是菜肴的颜色过深,那就成红焖菜了而颜色太浅,又不符合黄焖菜的基本标准。

3、制作黄焖菜时的掺汤量也不宜过多,一般是以刚淹没主料为好。虽然某些黄焖菜在成菜时需要勾芡并收浓汤汁,但芡汁也不宜过多,因为黄焖汤汁的浓度,主要靠小火长时间地加热而自然形成,而汤多后必然会味寡,正所谓“多一分汤,少一分味”。

4、做黄焖菜必须加盖,以让锅里的主料尽快酥烂。另外,材料也要一次性加足,尽量不要在中途掀盖敞汽,尽可能地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

5、做黄焖菜以用豆油或熟猪油为好,因为这两种油脂比较容易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

6、做黄焖菜用时一般都比较长,焖制时为防止菜肴巴锅甚至烧煳,就得不时地去晃动炒锅,还可以先在锅底垫上竹篦子。

焖,食物先过油过一下,然后放在锅里,加上作料和水(水量不要漫过食物),煮开之后,改用文火上烧烂,所得汤汁要少而浓。

所谓“黄焖”与“红焖”之别,在于制品颜色深浅不同,可用糖色来增加“红焖”的颜色。

扩展资料:

1.煎 在大火上,用少量油热锅,加入食物,先将第一面煎至一定程度后,用锅铲将食物翻转,再煎另外一面,然后离火,稍缓一下,再度上火,热片刻即成。煎成食物要嫩。

2.炒 所用油比“煎”稍多。炒时须用旺火。时间要短,用铲使食物转运或将锅颠起,使食物翻转,炒数下,即可食用。

3.爆 在旺火与极热油上,投入食物,立即倾去多余的油,加上事先调好的汁,即起锅,制出食品要脆,汁要调。

4.炸 炸东西所用的油量要多,温度的高低视所炸的食物而定。一般采用温油、热油或烈油数种温度。制备某些食物时,为了保证良好的烹调效果,应将食物先后共炸2次。第一次,将生食物投入油锅,不多时,食物即会漂起,这时用漏勺捞出,放凉在一旁,等水气响过以后,第二次下油锅,炸约1分钟,即成。食物不蘸酱油或食盐等作料,直接将其炸透,称为“清炸”。食物裹上面糊再炸,称为“软炸”。食物加上淀粉而将其炸焦,称为“干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93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