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是什么之年?

60岁是什么之年?,第1张

60岁是“花甲之年”或者说是“耳顺之年”。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年龄雅称:

1、50岁别称“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春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释义: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2、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3、70岁别称“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4、80~90岁别称“耄耋”。

耄耋:八十、九十岁。人们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释义:八十至九十岁年龄古称,已经很高龄,高寿

5、90~100岁别称“期颐”。

期颐:百岁之人。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义: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60岁叫什么之年的称呼有两个:

1、花甲之年

读音:huā jiǎ zhī nián

意思: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2、耳顺之年

读音:ěr shùn zhī nián

意思:指人到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辨别真假是非,后为六十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反义词

二八年华

拼音:èr bā nián huá

意思:十五六岁的好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出处:唐·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举例:她正值二八年华,有不少男士都为她着迷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88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