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词

什么是虚词,第1张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单独作为语法成分,更不能重叠使用。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例如:很、立刻、都、时常、忽然、不、竟等等。

(2)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例如:从、向、在、把、按照、为了、对于、比、除了等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如果等等。

(4)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吗、啊等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等。

(6)拟声词用于模拟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等。

虚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基本解释:

1、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不表示实在的意义,除副词外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虚夸不实的言辞。

文言虚词共18个: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

扩展资料

虚词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类,另一大类是实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能够成为主谓宾的中心。

实词与虚词的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80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