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黄河像一把铡刀,不断在这一大片地理扇面上来回蹂躏拉锯。
1.黄河泛滥-大禹治水。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2.春秋战国,堤防由围护一区一地变为沿江河的防御,战国时黄河下游两岸有了系统堤防,堤防成为防洪主要手段。当时黄河两岸堤距宽达50km,仍以限制泛滥为主。以后于大堤临水一面增筑双重或多重堤防,以垦殖肥沃滩地,河身日益狭窄,堤防成为侵占河道手段。秦统一六国,曾调整堤防,主要对象是这一类的“曲防”。
3.北宋防洪记载较多,除黄河下游大量修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北宋初,黄河下游有修遥堤和旁道分流两种意见。实际经常分流的只有汴渠一路。黄河、汴渠每年修防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冬春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夏秋防汛规模也不小。把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
4.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5.1855年,开封因为在历史上因黄河泛滥和决口,多次导致开封城被黄河水淹没,地下叠埋有六座古城遗址,这六座古城自上而下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朝的汴京城,明朝的开封城和清朝开封城。现在河道比市区高十多米,已成悬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鲁北大洼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防洪史
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对植被的破坏,导致土皮的裸露,容易被水冲走(另外,中上游多为黄土,土质比较疏松),导致下游泥沙堆积。河床越积越高,最终比两边的土地还要高。这样就特别容易泛滥。洛阳一带的“地上河”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山东有些地方海拔最高的竟然是黄河大堤。人类还是多多滴注意自然生态把!上游水土流失,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开始沉积,河床抬高,堤坝相对变低,所以,泛滥了.注意几个细节.
1、下游河道宽,相同水流量,河道越宽,水流必然变慢;
2、水流的携带量跟流速变化的比例是几何形式的.流速慢一被,泥沙携带量减少不止一倍,所以沉积速度很快;
3、黄河有“地上河”之称.常年泥沙淤积,导致其河床已经高过平原高度;
4、环保一下,大家都来保护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