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思维呢?

滚床2023-02-12  18

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思维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在体系上,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思维科学(thoughtsciences),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同社会实践和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

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般说来,科学思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

1.客观性:科学思维应该是从实际出发的,它能如实地去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力图真实地去反映认识的对象。这是进行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必要的出发点,如果从书本出发或从某种理论、原则出发,不尊重事实和不重视实践的结果,就不可能是科学思维。

2.精确性:科学思维不仅是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它还是遵循一定逻辑规则的思维,而且在思维过程中能够运用大量的思维手段和认识工具,所以,有很强的精确性。随着认识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随着各种思维手段和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科学思维的精确性水平将越来越高。

3.可检验性:科学思维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思维的结果是可以验证的,科学思维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思维。科学思维并非是不犯错误的思维,而是指它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可以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思维。过去是正确的东西,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可能出现了错误;今天是正确的东西,随着实践的发展,不能保证明天仍然是正确的,所以,科学思维是要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思维,是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思维。

科学思维是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认知动机、认知行为、认知方式和认知品质的统一;

中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是指逻辑思维,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批判性思维,是形成概念、建构模型的重要思维;

生物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而生物学中的科学思维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基于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在认知方式上的统一,使生物学中的科学思维具有多因维思维等独特性。

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定律、原理、规律等都是人类科学思维的产物,形成这些概念一般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抽象和概括等科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思维既重视概念形成的结果,也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扩展资料:

历史性原则就是符合历史观点,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科学思维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历史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认识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

历史是第一性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第二性的,是对历史的抽象概括。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从历史中派生出来的。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在科学思维中,特别是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有着重要意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功能

一门科学的逻辑体系应该体现这门科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线索,或者反映人类对这一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具有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

(二)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不仅对构造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具有方法论的教育意义。从方法论角度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是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

(三)理论的证实功能

着眼于对事物进行历史的考察,从事物的发展、变迁和沿革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必须用逻辑推理,从纯粹抽象的形态上去揭示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认识对象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思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49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