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轩《媚态观音》的赏析是什么?

孙静轩《媚态观音》的赏析是什么?,第1张

厌倦了千年不变的钟鼓之声

和那千篇一律的佛法经文

法规虽严,却关不住一片情思

你赤着双脚,跨出了天堂的大 门

你侧身于神与人之间

大胆地穿一件透明的纱裙

你扭动着窈窕的身段

似乎要翩翩起舞

突然,又陷入神秘的沉默

你羞涩地微笑着

凝视着朦朦胧胧的凡尘

为了这叛逆的婀娜媚态

你全不顾背后怒目而视的护 法之神。

——孙静轩《媚态观音

“媚态观音”是四川大足石窟中一座石雕。诗人至此游览,有感于她特殊的神态,激发起跨跃千年的想象,突破束缚人性的佛法教义,赋予她以崭新的意义。

观音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端庄安详的菩萨,诗人却挖掘出她内心深藏的人性、人情。她是一个充溢着丰沛感情的女人,充满了叛逆精神。从诗的开篇,诗人就以不同寻常的想象,点出媚态观音的心理活动——“厌倦了”,而“情思”二字正是全诗的诗眼。一切由“情”而生,为“情”而动。正是那“关不住”的“一片情思”,观音“赤着双脚”,“穿一件透明的纱裙”“跨出了天堂”。这一细节,更为观音的“一片情思”作了最好的旁证,表达出观音是一个活生生的追求爱、追求美的女人,也为观音窈窕的舞姿、诱人的媚态找到了生动的具象。

然而,“沉默”、“微笑”、“凝视”又分明点出媚态观音仍是一尊石刻雕像。而一经诗人将自己的沉思注入,它就变成了一个受抒情主体调遣的抒情客体。观音摆脱神的怒视、法的羁绊,人性复苏,人情洋溢,从神到人,要享受这人间的真情真爱。

诗人在塑造他独创的观音形象时,突出一个“媚”字,透过这“媚”字,又点明一个“情”字。而“钟鼓”、“经文”、“法规”、“护法之神”、“怒视”等词语更反衬出媚态观音的勇敢叛逆的精神与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沛的想象,大胆的构思,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与其说是在赞叹古代无名石匠的精湛工艺,不如说更是在赞叹真、善、美的人性。

观音的造像一般都以慈眉善目的神态来表现,大足石刻中的观音造像也不例外。

位于大足北山石刻的数珠手观音,又称“媚态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其秀丽妩媚、典雅精美被视为北山观音精品之精品。观音俨然一少女,立身斜依石壁,站于莲台之上,头戴精美花冠,目光下视,嘴角上翘,双唇微收,流露出一种含颦欲笑天真腼腆的少女情态。整个身躯笼罩于椭圆背光之中,营造了和谐统一的完美感和图案形式之美。古代雕刻家们以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对观音面部进行细腻刻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使观音全然失去菩萨的威严,而是一位动人心魂充满活力,可亲可敬的飘飘仙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49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