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林书豪国籍2023-02-12  22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

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

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

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

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

、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

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

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

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和阶级地位无关。君子“有均无上,亦无下”,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仁者并非只会关怀比自己轻贱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贴近仁与远离仁的人。

远离仁的祸害自己与身边的人,贴近仁的人能够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然而仁爱的实践又是任道重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能够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不懈怠放纵。

扩展资料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

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 之内涵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 。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近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 目标是养成“君子” 的社会。

“仁” 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近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 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

《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

“仁” 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 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

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 “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 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 就是伦理制度—— 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

“礼”本来用来是制“欲” 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 或“成仁” 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

孔子认为, “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 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 的界限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27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