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比例

纳税比例,第1张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法律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看你的工资范围咯,多就交税率多,具体来说:

一、2021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二、2021个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

税额=(10000-0-5000-0-0)×10%-210=290元。也就是说,税后工资是9710元。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新个税计算是根据职工的收入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的,这点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这些就是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是进一步的要求,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24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