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义:
坦然,指坦白,心安,神情坦然。得之坦然,得到了就心安;
淡然,漫不经心、毫不在意的样子。失之淡然,失去了也没有什么;
必然,一定的。争其必然,有道理的一定要争取;
顺其自然,自然,是没有经过人为的手段,而使其保持自身的物质。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意思是:得到了也就心安,得不到也不必在意,有道理的一定要争取,自然的要顺应。
二、出自老子语录。
得之淡然:获得东西要正大光明,不愧对他人,不损人利己。
失之泰然:物有得必有失,不要为失去东西耿耿于怀。
思之安然:思念时安静平静,不要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处之坦然:和人相处时,要坦诚。
人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无论好坏都要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要因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变得患得患失,变成行尸走肉。对待事物不要有太强的占有欲,面对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泰然处之。
失去的可以去怀念,但是要学会放下,人生还是会继续,面对任何事情都要有泰山崩塌面不改色的样子,成功的路上必须要学会这些,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拿起更好的东西。
扩展资料:
这些思想主要来源于佛教
佛教的基本思想:
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四、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