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原理是什么?

马达的原理是什么?,第1张

马达的原理是主要通过电磁感应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电机飞轮旋转,进而带动曲轴转而着车。该技术摒弃了笨重而危险的手摇曲柄,于1912年首次应用于汽车业。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主要括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点火起动开关灯部件,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述电磁开关和起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马达的分类

1、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2、高速马达:齿轮马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耐冲击和惯性小等优点。缺点有扭矩脉动较大、效率较低、起动扭矩较小(仅为额定扭矩的60%——70%)和低速稳定性差等。

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该技术产品于1912首次使用在汽车行业。

轴向柱塞马达是一种带滚动轴承支撑的轴配流式摆线液压马达,采用输出轴与配流机构整体结构设计、镶齿式定转子、两端滚动轴承支撑、专用进口回转动密封圈,使马达允许在较高的背压下工作。

扩展资料

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内齿圈与壳体固定能接在一起,从油口进入的油推动转子绕一个中心点公转。这种缓慢旋转的转子通过花键轴驱动输出成为摆线液压马达。这种最初的摆线马达问世后,经过几十年演化,另一种概念的马达也开始形成。

这种马达在内置的齿圈中安装了滚子,具有滚子的马达能提供较高的启动与运行扭矩,滚子减少了摩擦,因而提高了效率,即使在很低的转速下输出轴也能产生稳定的输出。

通过改变输入输出流量的方向使马达迅速换向,并在两个方向产生等价值的扭矩。各系列的马达都有各种排量的选者,以满足各种速度和扭矩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94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